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福建晋江鞋服企业主动出击拥抱“电商”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3日

对于鞋服这两大晋江传统支柱产业而言,已经过去的2012年绝对值得铭记。

在这一年,两大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之前三年盲目扩张带来库存高度积压,传统终端“跑马圈地”模式碰到瓶颈,国际国内消费市场萎缩……各种预料之中与意料之外的问题一起袭来,让行业从业者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也就是在这一年,两大行业的从业者大胆进行着各种探索与变革。品牌推广上摒弃传统的“央视+代言人”的粗暴模式,各个企业更能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宣传主阵地与手法;电商成为今年两大行业共同关注的一个新领域;在产品上大伙也能够更加根据市场实际需求生产出更具特色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新品……现在我们很难预言,种种的探索与变革,哪一种方法最终最能够拉动两大行业走出泥沼。但毫无疑问,在行业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这种探索与变革总比坐观整个行业在泥沼中窒息更值得鼓励。

此次,我们以“变”为主题,深度剖析鞋服两大行业过去一年在库存、终端、品牌、电商四个维度的变革。

大变革之终端篇

高库存让鞋服“压力山大”

在对2012年的产业进行盘点的时候,无论是制鞋(体育用品)或者是纺织服装,“库存”绝对都是无法绕过去的一个关键词。据统计,截至2012年8月29日,纺织服装业已公布的80家上市公司中报数据显示,这80家公司上半年的库存合计高达671.66亿元。而体育用品板块,2012年上半年,以李宁(专卖店)、安踏(专卖店)、361°、特步、匹克等为中心的42家鞋服上市企业库存总量高达483亿元。

毫不夸张地说,今年的库存量已成史上之最。在这种情况下,特卖提前打响了,折扣低到不能再低了,更有人调侃说鞋服产品卖出了白菜价。

靠着打折疗伤减负,无异于壮士断腕。这种行为痛虽痛矣,却是为了来年更好地轻装前行。

高库存积重难返

库存从何而来?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业界人士彼此心知肚明:对于市场预期的盲目乐观,再加上终端疯狂扩张,最终导致了库存的积重难返。

这种局面在体育用品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主要在于错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市场形势。在不少体育用品从业人员看来,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会拉动体育用品产品的市场消费需求。从2008、2009、2010年三年的行业数据来看,市场确实也体现出了这种影响。但是,正由于大家都乐观判断,于是大家都一窝蜂涌进其中,带来的影响便是过度扩张、过分压货。三年黄金期之后,从2011年开始,体育用品市场的增长便逐渐乏力,而这种乏力到了2012年更是通过大量积压的库存爆发出来。

盲目扩张、过分乐观的苦果正逐渐验证在鞋服品牌身上。然而,这何尝只是因为板块没落?商务休闲、时尚休闲、大众休闲等板块,同样饱受库存拖累。这一年,美特·斯邦威经历了库存门,劲霸广受关注的“致内部员工的一封信”也因受库存之压而起。大牌尚且如此,其他品牌所承受更不言而喻。

对服装品牌而言,这样的苦果,是前几年特别是2011年的暴增长埋下的。曾几何时,在鞋服行业的“黄金期”时,不少品牌每年20%-40%飞速增长。太多的库存正是在高订货、低售罄率的双重作用下,累积成了“堰塞湖”。

库存之深远影响,从2013春夏季普遍惨淡的订货量足可窥见一斑。从高速增长到猛刹车,这背后随多米诺骨牌倒下的还有千千万万上游的供应商及下游的渠道商。因为当库存量到一定程度时,将影响到资金链,使渠道终端的资金无法逐层回笼,影响到下一波段的提货,继而影响新品销售、影响上游供应商和渠道商信心……如此恶性循环,会使品牌发展陷入停滞,被侵蚀,直至覆灭。

库存已经不仅仅是库存的问题,它使得美邦、李宁等大牌的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浮出了表面的繁华。

打折特卖成共同选择

库存重压之下,首要的自然是减负。于是,在晋江这样一片鞋服品牌最密集之地,各品牌特卖场云集,各名牌产品被“白菜价”甩卖,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打折,打出了一番热闹天地,打得消费者兴高采烈,却也打翻了品牌心中的五味瓶。

2012年的打折,来得特别地早。早在端午节、父亲节等节点,品牌就开始大肆放血,持续一整月大力度折扣。当时,便有业内人士预判,2012年,将是打折最频繁、折扣力度最低、参战品牌最多的一年。

果不其然,2012年,几乎全线品牌新品一上市就开始打折,产品的折扣力度逼近了经销商的进货折扣,而这已经是极限。

这一年,打折的花样也是不断翻新,从各大节假日,商场、品牌周年庆等常规节点,到品牌自创的西服节、西裤节、购物节等;从“换季折扣”“春节大促”“买满还赠”,到主题活动、VIP专属回馈活动等。

而一直到了年底,原本都在次年1月份举行的岁末特卖会也提前开打了。晋江青阳的长兴路、陈埭溪边等商圈甚至成为特卖一条街。

靠打折疗伤,无异于断腕自救,这到底是力挽狂澜还是饮鸩止渴?这本是一个该好好探讨的问题,然而,在2012年,对很多企业来说,却没有机会做其他的选择。对他们来说,打折促销,回笼资金,是生死问题。

在这一场折扣战中,连此前一直强势从不打折的某龙头品牌也参与了其中,所以,已经没有胜者。打折促销对品牌的损伤,或许只有等待时间,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慢慢恢复元气,比别人走得更好。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6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