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阿迪达斯(专卖店)宣布去年大中华区销售增长15%后,耐克(专卖店)也在本财年三季度报中强调,中国是最重要的高增长市场。业界认为,国内体育用品市场持续萎缩的大背景下,耐克和阿迪达斯独好靠的是“以价换量”。根据这两大运动品牌巨头不断下沉的市场布局看,价格战更是驱动品牌逆市突围的重要战略。
与国际一线品牌相比,本土运动品牌还阴云密布。匹克去年净利跌至五年来最低;安踏净利13.59亿元,是上市五年来首度下滑;李宁也预警2012年的业绩将是“巨额亏损”。
国内市场萎缩是内外资运动品牌的共同遭遇,在业界看来,耐克、阿迪达斯能够逆市突围得益于渠道下沉。耐克在中国市场的订单数虽有4%的增长,但其大中华区的营收却出现下滑。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庆认为,这是由于产品打折出售导致其客单价下降。
但这仍难阻挡耐克们“沉下去”的决心。此前,耐克宣布,计划今年新开40-50家工厂店,商品价格将是正品的3-4折。其开店规模不仅远超以往,新店也将从一线延伸至二三线市场。不仅是耐克,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高嘉礼也曾表示,今年的业务重点是扩大中小城市的开店数,在中国新开的800家新店中2/3都在中小城市。而且,到2015年,阿迪达斯计划开进中国1400多个中小城市。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