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雾霾生意经:功能性纺织品的起步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7日

PM2.5口罩雾霾里掘金,这对赵丹青来说,并非偶然。

作为康纶纤维的董事长,赵丹青越赚钱,心里感觉越沉重。

绿盾口罩疯狂热销。2013年前2个多月,仅仅这款口罩营收就高达3000多万元,但其生产商上海兴诺康纶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的总营收也刚刚超过7000万元,这一切都是雾霾所赐。

甚至在“两会”期间,首都交警最终决定正式佩戴绿盾口罩上岗,这款外观与传统口罩并无多大区别的口罩具有抗菌杀毒防PM2.5等多重功效,仅首都交警一次性采购10万只,市场上绿盾口罩炙手可热,几次脱销。然而,口罩并不是康纶纤维的主业,绿盾大卖也只是意外收获。

但这也在意料之中。康纶纤维一直从事功能性纤维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经过数年的努力,康纶纤维已成为英国国防部军用内衣的供应商。获得这一资格并不容易。

互联网掘金

大学毕业后,赵丹青辞去了父母安排的江苏南通外贸局的公务员岗位,变成一名外贸业务员,踏上了经商的道路。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2000年,赵丹青已经是上海一家韩资外贸企业的骨干。当年,受互联网热潮的启发,赵丹青想到把纺织品外贸和网络结合,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外贸网站。

在花掉800元钱域名申请和网站建设费用后,一个简陋的纺织品介绍页面建成了。在页面上赵丹青把他知道的所有能出口的纺织品棉、麻、丝、毛、化纤全部罗列出来,并留下了联系方式。令他没想到是的,网站刚一上线, 便收到了很多国外客户的咨询。只用800元钱就能让国外客户自己找上门的模式让他很兴奋,不久他告诉老板,决定辞职创业。

2000年6月,赵丹青自己的公司注册成立。租了办公室,买了一辆二手车,却购置了最好的电脑,接通了当时少见的国际互联网。公司成立后,通过网站联系问询的国际客户依然络绎不绝,日均30个以上,让赵丹青觉得生意就在眼前。赵丹青每天都在按照客户需求找工厂、找样品国际快递寄给客户,甚至专门花钱让工厂做了样品给客户。可这种靠网站守株待兔的方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公司成立的前10个月中,天天都有客户来问询,可就是没有订单。样品成本,国际快递等业务支出却与日俱增,创业投入的30万元眼看只剩下5万元。“当时我就在想,我设个底线,如果要是跌破5万元的话,我就不干了,再找工作了。”赵丹青说。

就在赵丹青几乎要放弃的时候,订单终于来了,一个韩国的客户,要求购买20万米面料。在此后的几个月,客户开始陆续下单,这时候他才明白,原来国外客户对互联网生意也一样谨慎,需要接受认可的时间。接下来他和所有的同行一样,赶上了5年做外贸的黄金时期。

新机遇来了

外贸量不断增加,赵丹青增加了员工,扩大了办公场地,每年的出口量都在翻倍增长。

一个难题出现了。英国国防部向赵丹青采购的全棉纤维材料内衣在大量运动的士兵穿着后十分不舒适,原来士兵大量排汗导致内衣贴在了身上。英国国防部提出,他们需要一些带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纺织品做成的衣服。功能性纺织品对于当时中国纺织品行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赵丹青为此联系了当时国际知名的功能性纺织品品牌COOLMAX,才知道原来纺织品还可以有防风防雨,阻燃、透气,防紫外线、吸湿排汗这些功能。此后,赵丹青就开始采用COOLMAX的纤维材料为英国国防部生产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内衣。不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士兵们反馈的结果是,虽然新款的内衣不会贴着身体了,但是出汗导致的气味非常严重。英国国防部再次找到赵丹青,希望他能够想想办法,解决抗菌除臭这个难题。面对英国国防部巨大的订单和这个市场空白,赵丹青决定自己研发抗菌除臭,吸湿排汗的纤维材料。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21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