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本土服装品牌正能量发酵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8日

自主品牌服装受热捧 

“高度关注那是肯定的,公司开会时大家都在讨论。”宁波新华联商厦董事长王力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国产品牌服饰的精彩亮相,对国产服装打造品牌“肯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宁波第二百货商店相关负责人戴德甫也认为,这对服装之外的其他产业同样是个积极信号,对振兴国货有非常大的引导效应,“这也符合扩内需导向”。 

记者走访多家商场服装柜台发现,无论是宁波本土服装品牌还是外地服装品牌,引起的市民关注度都有所提升。特别是一些中高端女装品牌,销售人员都感觉到前来看货试衣的顾客明显增加。 

宁波银泰百货相关负责人钱颖娜告诉记者,无论是洋品牌还是国产品牌,只要是性价比高、质量好,卖得都不错。“说起性价比,当然是国产品牌占优势。比如宁波本土服装品牌GXG,由于设计感强、市场定位明确,销售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去年以来,宁波包括服装销售在内的百货业整体形势不乐观,多家商超都在谋求转型发展。“质量化、个性化差异发展,是服装业转型的一条优选之路,我们商场也在考虑这一方式,在卖场的服装品牌引进上强调原创设计和个性,打造质量时尚。”王力进说。 

本土服装企业信心提升 

“民族服装品牌在外交场合高调亮相,不但倡导了一种积极的消费理念,也让宁波服装品牌进一步提升了自信。”宁波斐戈集团董事长施云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提升,目前宁波有一批服装企业,从面料到设计,从工艺制作到营销模式,都已经不输于国际品牌,最大的差距还是品牌。 

“一方面,品牌是企业文化的积淀,需要时间去发酵,另一方面,品牌的发育也离不开一个理性的市场环境。长期以来,过分迷信洋品牌的畸形消费,阻碍了民族品牌的健康成长。”尽管在高端时尚商务女装的细分市场已经取得不俗业绩,但施云还是认为,做国内市场“比较累”。 

记者了解到,特别在中高端商场,民族品牌无法享受“国民待遇”,经常被婉拒门外。为了获得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机会,一些服装企业只能“曲线救国”,通过在境外收购、注册洋品牌,来转战国内市场。 

从长远来说,这种扭曲的消费观念和市场环境一定会回归正常。”市服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峰认为,宁波服装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更加注重设计和品牌等环节的竞争力,为参与市场竞争作好准备。 

作为服装大市的宁波,尤其要重视设计师品牌的培育。张晓峰认为,设计师品牌目前还是宁波服装业的一条短腿,“宁波不少服装企业曾经引进过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但这些设计师最终大多没有留在宁波创业,这直接导致了宁波设计师品牌的滞后。” 

张晓峰透露,市服装协会正在筹划成立一个服装设计师专业委员会,把宁波100多位服装设计师集中起来,为他们在宁波创业,加快培育宁波本土设计师品牌群营造良好的环境。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4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