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好设计才有大市场--本土服装品牌:产业升级之路在何方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9日

近日,两则发生在服装领域的新闻颇耐人寻味。首先,李宁公司26日发布的年报显示,2012年公司收入较2011年同比减少24.5%,巨亏19.79亿元,李宁这个国产体育服装巨头,在经历高速增长期后尝到了“过度扩张”带来的苦果;其次,本土服装品牌“例外”却意外走红,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上演了一出一夜成名的好戏。
  同样都是本土服装品牌,两相对比,反差巨大。本土服装品牌如何升级,每家公司的看法各不相同。但业内专家指出,加强对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是产业发展关键,只有具备世界水平的好设计,才可望拥有大市场。
  单靠关店难以扭亏
  李宁公司公告显示,2012年公司在全国共关闭店铺1821家,约为店铺总量的22.06%,平均每天关闭5家门店,存货周转天数则由2011年的72天增加至90天。公告称,其亏损原因在于减少批发销售、应收账款及库存的拨备、推行变革计划及渠道复兴计划的相关成本,以及其他重组性成本。
  对此,李宁进一步解释说,2012年中国体育服装业的饱和,以及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体育品牌对中国市场的不断深耕,使得竞争更趋激烈。尽管全年零售商采取各种措施清理库存,行业整体增速依然明显放缓,体育用品行业过度扩张令销售渠道囤积大量存货,对盈利构成不利影响。
  业绩不佳并非李宁一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得我国体育服装业呈井喷之势,随后便逐渐式微。匹克、361°、安踏近日纷纷发布业绩报告,匹克营业额为29.03亿元,较2011年的46.47亿元下降了约37.5%,净利润3.11亿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60.1%;361°净利为7.15亿元,同比下降约37%;而安踏净利润为13.6亿元,同比下降21.5%,上市5年来首次出现下滑。此外,各家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均有所上升。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7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