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个人的成功,也是温江的成功。”李肖这样总结自己的创业之路,因为他的网店能发展到如今规模,不仅凝聚了他个人的聪明才智,更有赖于温江特色的创业就业新模式的强力支持,比如优惠政策、资金帮助、场地配置、税收扶持等等。
近年来,温江强力推进创业就业,形成了“产业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就业、就业推动产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并前瞻性地建立起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创业在温江,已成为当地一张新名片;更多的李肖,也正在温江新一轮发展中涌现。
政策扶持
搭起创业之桥
创业艰难,众所周知。但在温江,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答案。
温江创造性地出台了《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意见》、《关于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的意见》等措施,对创业者特别是对失地农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科技人员等,予以资金、场地、设备、税收等多方面的关照和扶持,使不少创业者得到切实的帮助,并取得创业的成功。
在具体工作落实中,温江以解决创业者资金难题为突破口,设立了1000万元专项创业扶持资金,凡是在温江创业的都可以申请,一年内无利息。此外,温江还将这一资金与小额担保贷款、政府优惠资金和商业贷款一起,集中于创业服务中心,打造了“融资超市”,根据创业者本身条件和需要,为其提供一条龙的融资服务和多方位的融资选择。截至今年8月,“融资超市”已成功解决创业启动资金数千万元,并带动12690人就业。
“我们拿到的钱虽然只有几万元,但绝对是雪中送炭!”在温江柳城街道庆丰街,开设化妆品店和鞋店的周迅夫妻,难掩激动之情。正是因为有政府的创业就业政策、资金扶持,他们的店面才最终得以持续发展,并走上生意红火的良性循环。原来去年下半年,周迅夫妇原来的鞋店 生意日渐式微,他们本来打算结束经营。好在柳城街道鱼凫路社区劳动保障站及时相助,不仅帮他们分析了生意不好的原因,还帮助他们申请到了5万元的免息小额贷款,将鞋店经营内容由过去质低价廉的产品,转变为中高档品牌。结果不到一年,周迅夫妻便提前还款,他们的店铺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明星铺面。
这样的案例在温江并不鲜见,温江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加大创业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特别要在“贴心”服务上下工夫,让政策扶持,落户创业者的心灵。
全面培训放飞创业梦想
午休,杨芳又做了一个熟悉的梦。梦里,她当上了老板,有了自己的店面,生意火爆,六七名员工忙得七上八下,竟也应付不了一桩接一桩的买卖。
让杨芳意外的是,梦境竟很快开始变成了现实。那是几天之后,杨芳参加了SYB(创办你的企业)创业培训。在200多个项目中,她看上了保健药(食) 品零售。于是指导老师帮她分析了市场前景和地段选择,并带她进行了完全参照现实的网上模拟。加上后来老师对模拟的点评,杨芳很快有了创业的把握,于是不久之后,她的“罗麦保健药店”就开张了。
杨芳的创业故事,只是温江展开创业、就业培训工作的一个缩影。围绕破解创业难,温江建立了一套实施力度大、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培训体系。今年截至8月底,温江就有227人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其中130人创业起步,“只要有创业意愿的,都可报名接受免费培训;创业后,还可免费接受专家指导组一对一指导和职能部门全方位的服务。”
这一独特的培训体系,与温江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相连,培训所提供的许多项目、技能,都突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比如随着现代服务业在温江的蓬勃发展,温江对于这方面项目和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此,温江就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开设了育婴师、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园林绿化高级工等特色培训班。
温江聘请了众多行业专家开展创业培训,采用集中讲解、现场问答等方式授课,讲解问题包括“从营业执照办理流程、各类企业法律形态的选择”、“当前中小型企业的纳税税种、税率、缴税步骤”、“怎样解决企业主与员工对立转变为合作”等等现实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数据支撑提供创业咨询
新的发展时期,温江加大了“兴三优二”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全区被规划为8个功能片区,每个片区错位发展。这样的背景之下,保障就业创业工作的推进,既迎来了绝佳的机遇,也面临着全新挑战。
温江劳动就业部门很快找到了突破口,他们以各片区需求为基础,着力打造了覆盖全域、分类明晰的创业就业数据库。该数据库不仅能准确反映出各功能片区人才需求情况,更能提供具体的创业项目引导和就业机会明细。
比如家乐福温江店,就是这一数据支撑的受益者。9月8日—11日,温江区人力资源市场连续几天举办家乐福超市大型专场招聘会,近800名求职者参加了家乐福超市温江店人力资源部的面试,420余人当场与企业达成了意向性协议。
顺利的招聘出乎家乐福方面意料,他们并不知道,温江方面早已通过强大的数据支撑,将家乐福方面的用工信息向社会作了有效发布。
这样强大的数据支撑,并非简简单单就能实现的。温江区专门成立了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先后深入到科技园、体育城、医学城等功能片区进行了具体对接,详细了解了各片区项目进驻情况,收集各片区入驻企业的用工需求、创业项目等。
各片区还确定了专门人员参与各镇街就业服务中心工作的开展,收集开发适合城乡劳动者创业的项目和就业岗位,及时向项目办公室报送,再由项目组对收集的创业项目及带动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好创业项目的对接情况发布和宣传工作。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