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永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崛起百亿轻纺鞋服产业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0日

永春县主动承接沿海县市产业转移,崛起年产值超百亿元的轻纺鞋服产业。难能可贵的是,在产业对接中,永春县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并进的路子——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永春样本。

有所为,有所不为

2日,记者来到永春采访。

春天的永春榜德工业园区,满眼是绿。而这里的工业生产,也有着一片难得的“绿”。

走进万家美服饰有限公司针织车间,机器发出的只有低鸣声。万家美公司老板告诉记者,这些设备全部由德国引进,通过内部循环,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再利用,基本实现了零排污。

没有难闻的工业废气,没有遍地横流的污水、黑水,没有轰鸣的噪音……在整个榜德工业园区,记者感受到的是无处不在的低碳与环保理念。

永春是山区县,属于泉州的“后发地带”。近年来,泉州沿海一(专卖店)带的晋江、石狮、南安等县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用地、用工等问题开始凸显,而在永春县,土地的承载能力仍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随着泉三高速路网等的不断完善,一大批沿海轻纺鞋服产业纷纷意欲向该县转移。

然而,另一个客观的现实则是,地处晋江上游的永春县,是泉州的绿色腹地和水源地,承担着为下游600万人送去一江清水的重任。

发展与环保,两者如何兼得?

“有所为,有所不为!”永春县委书记林锦明对记者表示,面对汹涌而至的沿海工厂,永春抬高产业落地环保门槛,凡污染型项目,一律拒之门外。相反,对低碳环保型项目则大开绿灯。

在有意进驻的企业中,来自鞋服业的比较集中。鉴于此,在招商选资方面,永春县主要引进以纺、织、造为主的低污染行业,对于高污染、高耗能的印染以及皮革等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坚决说“不”。

“产业链完整更容易形成产业聚集,但我们是晋江的上游,不能因为引进一家污染企业而影响下游的水质,那将是得不偿失。”永春县经贸局副局长颜亚玲介绍,去年,一家来自晋江的漂染企业要投资1亿元入驻永春,但被永春果断否决。

山城的“循环经济经”

高标准的环保门槛,并不能阻挡所有的工业污染。为此,永春还出台了《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若干问题意见》等文件,在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的同时,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日,香港奔达集团(永春)生产基地金银丝线厂房内,记者看到,厂房旁边,一些废弃物或边角料整齐地码在一起,等候前来回收利用的车辆。

“这些废弃物,以前都是作为一般废物以便宜价格卖掉。但现在我们通过与下游企业合作,由他们过来回收,用来生产地毯、脚垫。”负责该基地环保工作的经理林党政介绍说,单单这一块,每年就可以为企业增加收入700多万元。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9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