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产业转移不应留下社会责任赤字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1日

 

4月9日,中国纺织行业产业转移与社会责任调研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报告解析了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政策和行动提出建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中国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宋立洪,瑞典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企业社会责任中心主任吴思,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秘书处执行主任程多生等出席发布会,来自企业、工会、行业组织、相关机构、院校和外部专家等近百人开展了沟通和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看法。阎岩主持会议。

“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能够综合发挥东中西部地区的各种优势,不仅有助于优化生产布局,促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而且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中西部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广大纺织服装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一方面能够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应该是企业脱胎换骨,寻求定位转变和价值提升的良机。”孙瑞哲在会上指出。他强调:“有序、健康的产业转移意味着企业在合理利用中西部竞争优势的同时,必须充分关注对员工、当地社区,以及环境的责任,避免转移前后的责任落差,以及在当地经营中的责任赤字。”

据了解,此次调研行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瑞典驻华大使馆共同组织,历经半年时间,跨越12个省区,对近50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首席研究员梁晓晖在发布这份名为《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及其对社会责任的影响:以纺织业为例》的调研报告时指出,尽管多数地方性政策都明确要求产业转移须考虑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然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仍然倾向于作出“温饱”先于“环保”的选择。而企业社会责任的其他核心要素,包括员工权益、公平竞争及社区参与等议题,则在这些地方层面的专门性政策中鲜有提及。这反映出目前的政策引导更重视政府与转移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忽视企业对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这也是企业在产业转移进程中更倾向于短期利用或规避政府政策,而忽略在长期上构建与各种相关方之间有关社会责任的参与和沟通机制。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6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