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同完成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项目“聚酯酯化废水中有机物回收技术”鉴定会在上海金山区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赵强院长表示,这项技术可以从废水中回收乙醛和乙二醇等资源,值得推广。
据了解,以化纤、化纤原料及聚酯领域的工程开发和技术集成为核心业务的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及资深化纤科技人员组成的股份制公司。多年来,该公司不仅自身加强环保工作,还注重技术创新,研发出多项治污新技术,使行业企业受益,“聚酯酯化废水中有机物回收技术”就是其中一项。
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每生产1吨化学纤维平均耗水量为2.4吨左右,而污水排放量约为1.78吨。其中,每生产1吨聚酯,仅酯化反应阶段直接产生的废水就达0.187吨。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拥有的聚酯产品生产能力为3800万吨,按照这个产能计算,要排放的废水为6700万吨以上,这对化纤行业是个考验。
在我国,面对如此巨大的酯化废水总量,过去的一些处理技术并不能达标处理,导致一些企业直排、偷排废水。开发一种废水处理技术,适应大规模、连续化酯化废水处理,并从中回收乙醛和乙二醇等资源,是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迫切需求。对此,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针对酯化废水中各组分之间的物性等,研发出“聚酯酯化废水中有机物回收技术”,以此大批量、连续化地回收乙醛和乙二醇。目前,这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酯化废水处理领域,降低了COD排放,回收了大量乙醛和乙二醇。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