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人”的外套和皮包等均为国产品牌定制。这正是“中国设计”受到瞩目并得以进一步发展的绝好机遇
尽管中国制造过去30多年内确立了在全球范围至今仍难撼动的优势,但“中国创造”及由此延伸的品牌、技术或设计等,却仍与“国际步伐”有不小的差距。
“这是客观事实,不得不承认。”浸淫设计行业多年的上海意设计中心首席设计师俞文杰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我所在的设计领域为例,时下并不缺乏富有中国元素的服装、珠宝及其他视觉艺术设计。但目前,以中国设计元素为代表的‘中国创造’还暂未达到引领全球潮流的高度。”
契机隐现
曾远赴比利时联合商学院深造的俞文杰,尽管长期为凯悦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玛萨拉蒂、保时捷等酒店集团及奢侈品公司提供设计服务,但她同样熟悉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两端。“利润高的是研发和品牌,但中国的优势却仅在中间环节--制造或代工。”俞文杰说。
俞文杰以苹果手机为例来解释中国制造目前遭遇的价值尴尬。据一份调查,从美国进口一部在中国组装的iPhone手机为178.96美元,实际零售价在两倍以上。而中国组装环节的费用只有6.5美元。
对此,俞文杰坦言,“要承认差距,毕竟,一些深入人心的国外大品牌甚至是花了上百年时间才真正黏住了消费者。不过,我们要看到中国设计的进步与巨大潜力。”
她特别提到了“第一夫人”近期的出访。“都说,‘第一夫人’的外套和皮包等均由国产品牌定制。”俞文杰说,“这正是‘中国设计’受到瞩目并得以进一步发展的绝好机遇。”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