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姗姗来迟的中国2013/14年度棉花收储预案,期市反应波澜不惊,因此前早有预期;市场更期待的是另一只靴子,即政府将如何抛售现有的巨量棉花储备。
实际上,无论价格如何,中国继续收储令棉花行业人士颇感失望,因为连续两年的收储已经让中国政府成为棉花市场最大的买家和卖家,以及市场的价格确定者,令冠有“发现价格功能”的棉花期货陷入“无仓单之困”,并多次引发多头逼空行情。
而“抛储”的很多细节很不明朗,比如抛储的棉花品种,数量以及价格,更重要的还有抛储的棉花是否允许制成仓单流通,这些将给目前平淡无奇的棉花期市带来些许曙光。
抛储政策是比较厉害的,决定了仓单是不是流通,如果坚决不允许流通,做多(棉花)就肆无忌惮,...在等待最后一个靴子落地。抛储定了,方向就定下来了。”华泰长城期货棉花专家曹祥辉称。
新年度收储政策一般在棉花种植前的2月底3月初公布,而今年则晚了一个多月,显然已无力改善跌至十年低位的棉花种植现状。由于收储价格具有吸引力,中国2012/13年度约有90%的棉花已收入国家储备。市场猜测中国目前拥有棉花储备1,000万吨左右,已超过中国一年的需求量。
市场人士坦言,虽然需求复苏,但由于棉花市场的期现割裂,棉花期货已经基本无法为现货企业提供套保服务,令现货企业纷纷退出期货市场,投机者为主的棉花期市降低了1305合约的逼仓风险。
而在目前格局下,能够令目前棉花期现割裂局面有所改观的一个关键点,就在于未来抛储政策中是否会允许拍储棉花制成仓单进行流通,否则,棉花期货仍将是“一潭死水”。
不过,曹祥辉表示,目前下游棉纺企业的订单正在复苏,开工率正在上升,虽然整体低于往年平均水平,但需求复苏一定程度会支撑棉价,而新年度棉花收储价格亦将让市场稳住底部。
格林期货棉花分析师马占亦强调,从历年的抛储政策和价格来看,国家既然要保护农民和下游纺织企业的利益,应该不会对市场打压太大。“棉花价格短期将震荡爬升,收储有一定提振作用,不过盘面利多出尽,按照往年的情况,收储结束后,价格会趋向下跌,最后跌破收储价,今年可能也会出现惯性下跌。”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