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深陷“关店潮” 运动品牌该如何摆脱困境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7日

 

近日,六大国产运动品牌——李宁、安踏、匹克、中国动向、特步、361度的2012年年度业绩报告相继亮相。报告中除中国动向外,其他品牌的业绩均有大幅下滑。门店大批关停、净利润负增长……2012年,国内运动鞋服品牌集体陷入困局。面对困境——

“关店潮”来势汹汹

国产品牌业绩低迷伴随而来的是接踵而至的“关店潮”。在2012年全年,除361度去年店面数量增长217家以外,其他五大品牌关店总数接近5000家。其中李宁关闭了1821家门店,为六大品牌之最。匹克以1323家紧随其后,中国动向1101家、安踏590家、特步86家。

运动服饰品牌观察专家马岗认为,国内运动鞋服行业业绩整体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企业经营成本快速上涨,而居民整体消费意愿疲软;二是运动品牌零售渠道趋于饱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三是大众消费趋势由运动潮流向选择面更广的休闲时尚方向转变。

促销解困不可取

关店潮来袭,一方面是经营费用上涨、投资回报不理想所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量的积压库存。为了消化急速扩张带来的高库存,各大国产运动品牌纷纷采取打折促销等措施应对。

对于各大运动品牌靠打折和低价消化库存的做法,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副教授徐同谦认为,商家采取低价销售来消化库存,会使得单价下滑造成营收下降。而更大的潜在风险在于持续价格下滑,有可能会造成品牌定位的下滑。徐同谦表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国内各运动品牌都处在发展突飞猛进的阶段,而各大品牌未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情况下纷纷圈地开店。一方面,品牌商仅仅将货批发给经销商,而不负责货物的销售;另一方面,各大品牌在未充分调查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不断扩大产能,导致供过于求。长期粗放式扩张的结果,就是供给过剩、存货高企和管理水平滞后等问题。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以及上游成本的上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终于在2012年陷入低谷期。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27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