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劳动力成本和棉花价格的持续上升,纺织企业逐渐认识到产品走中高端路线的重要性,并对纺织机械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是无可争议的纺机生产大国,但国产纺机在世界纺机舞台上却缺少话语权和定价权。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国内纺机产品走向高端智能化已经势在必行。不少业内认为,纺机企业到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身定做转型升级模式的关键转折点。
目前比较公认的转型升级模式就是通过自我改进和提高,完成企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升级转变。
常德纺机公司总经理徐平认为,纺机产品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低档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现状已经不符合目前的市场需要,不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了。虽然中国已经成为纺机制造大国,但纺机制造水平还不高,所以企业必须加快转型,提高技术性能,不断开发中高档产品,保持核心竞争力,共同向纺机制造强国努力。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缺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产能落后,内部结构调整又不充分,就有可能在洗牌过程中被淘汰出局。从长远来看,企业必须要调结构,靠内生性动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只有短暂的痛苦才会换来企业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