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掀起了一场“去库存”运动。但依旧不断攀升的库存仍然使得纺织服装业去库存面临“大考”。那么,合计约570亿元的库存又将何去何从呢?
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纺织服装业已公布的2012年年报的上市公司有50家,库存合计约570亿元。相比2011年,上述50家公司合计533.73亿元的库存增加36.09亿元,同比增长6.76%。
商场、专卖店等卖场打折促销的活动也是不绝于耳,而各大卖场的促销让利活动也是各大服装品牌在高库存的压力之下不得不“断尾求生”体现。
50家纺织服装企业库存高达570亿元,让我国服装行业处于举步维艰的地步。
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表示,目前,库存是限制服装企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大部分服装库存以较低折扣售出,跌价幅度较大。
事实上,纺织服装行业高库存的问题也是由来已久,最突出的是运动服装高库存较为明显。媒体报道称, 361度、李宁等六大运动服装品牌在2012年库存合计高达33.27亿元。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12年前三季度产品存货2569.66亿元,而根据中国服装协会计算,2011年,我国服装内小额达1.4万亿元,2012年预计将达到1.7万亿元。
“高库存不仅引发了服装企业资金链危机,还阻碍了服装产品的更新速度,同时,使企业盈利水平严重下滑。”熊晓坤告诉记者。
那么,服装高库存是如何形成的呢?熊晓坤说,这些库存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服装企业前期扩张较盲目,市场中出现了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近几年,我国经济走势低迷,服装市场需求量大幅缩减造成的。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