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Inditex是世界最大的快速时装零售企业,拥有Zara品牌。该企业及它的许多竞争对手,例如日本的优衣库和瑞典的H&M已经在亚洲站稳了脚跟,正迅猛发展。
由于西方市场疲软,投入成本增加,众多国际快速时装品牌希望利用亚洲人口年轻化和富裕程度提高的优势赢得利润。
当前,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亚洲各经济体的增长速度也会降低,但比较而言其发展还算健康。未来,亚洲仍将是全球零售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普华永道与经济学人信息部共同发布的《2013年亚洲零售及消费品行业前景展望》报告,分析了亚洲六大零售和消费品行业的发展前景,对2012年零售和消费品行业的发展状况、直至2016年的增长趋势及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自有品牌潜力巨大
亚洲自有品牌占超市销量的份额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印度所占份额为11%;香港约为6%,中国内地为4%。在亚洲目前的高通胀和价格上涨的环境下,顾客希望购买物有所值的商品,因此,自有品牌可充分利用这一新机遇,增加其市场占有额。自有品牌在市场营销、配送和广告投入方面的费用较低,因此价格便宜;零售商利用精致的店内布置和促销手段来推介自己的品牌。为了消除亚洲顾客对自有品牌的质量和安全的疑虑,零售企业尽可能改进包装并突出其国际背景。
近年来,许多亚洲本地的企业也成功开发了自有品牌,其中包括中国一些大零售企业。零售企业联华超市到2011年年底已在中国19个省拥有5233家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目前也已发展其自有品牌业务。
亚洲的企业甚至有能力挑战一些自有品牌业务的传统观念。例如,一般而言,在区分度低的产品中,自有品牌较容易取得成功。但印度多品牌电子产品连锁店Croma却坚持销售自有品牌的耐用消费品(包括冰箱乃至电吹风等各种电器)。而且在2013财年中,该店的自有品牌产品收益有望翻近一番,达到约4840万美元。该品牌亦得益于其母公司塔塔集团(Tata Group)的知名度。
快速时装产业迅猛发展
从2012年到2016年,亚洲的时装和服饰市场仍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于西方市场疲软,投入成本增加,众多国际快速时装品牌希望利用亚洲人口年轻化和富裕程度提高的优势赢得利润。快速时装产业依靠批量生产将价格适中的时装以很快的周期投放市场。快速时装“价廉时尚”,这对亚洲年轻的和社会地位上升的顾客很具吸引力,他们的口味变化很快,注重品牌,但希望价格合理。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