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在位于湖溪镇的市鹏程电子有限公司内,技术人员正在安装成型压机自动化设备,一旁已经安装好的9台机器正满负荷生产。
作为我市磁性行业窑炉改造先行者,鹏程电子尝到了技术改造带来的甜头。“不仅减轻了对环境的影响,还降低了磁性材料生产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公司总经理葛军民说,窑炉改造之前,由于劳动强度大,烧炉工很难招,而用煤气发生炉后,就是女工也可以了。这成了该公司大投入进行自动化改造的动力。
葛军民介绍说:“今年春节后,我们投资160多万元,安装成型压机自动化设备,目前运行已经基本稳定。”以往,每台压机需要一名成型工,由于成型工紧缺,只能白天生产;经过自动化改造后,可以实行三班倒生产,10台机器每班只需3名普工,不需成型工。按照一天20吨产品计算人工成本,过去需要2600元,现在只要990元,扣除电费等因素,每天可以少付1000元。此外,成品率也提高了5个百分点。
省、市磁性行业协会秘书长谈浒明说,东阳磁性材料作为浙江省块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根据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部署,从2011年开始,率先在全国实施窑炉烧结工艺区域性改造,随后又大力推进其他关键工艺自动化改造。去年,企业基本完成自动化送料工艺,从过去靠车辆拉改为自动输送,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也减少了粉尘。但是,关键的压制工序,因技术要求高,自动化一直难有突破。
去年2月,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邀请金华市博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研制成型自动化设备,经过8个多月的时间试验成功。这是我市磁性行业生产关键工艺上的重大创新。今年,我市倡导企业“机器换人”政策的推出,也加快了磁性材料生产企业自动化改造的步伐。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