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一连三届成交额下滑的势头终于遏制住。
广交会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113届广交会上累计成交355.4亿美元,环比增长了8.8%,但同比去年春交会仍然出现1.4%的降幅。
广交会被视作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先行反映了未来六个月外贸出口的情况。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在闭幕新闻发布会上将此次广交会的成交额和客商到会情况定性为“止跌企稳、恢复性增长”。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员周世俭提醒,对当前外贸形势仍需谨慎乐观,外需疲软、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三座大山仍然压在出口商身上,言出口复苏还为时尚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的最新预测,今年欧元区经济将下滑0.3%。
中短期订单为主格局未变
根据广交会官方统计,113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达202766人,环比增长7.06%,同比减少了3.83%。这一数据与成交额数据反映的趋势吻合。
但是订单结构并未出现明显改善,刘建军说,成交订单中,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48.6%,3-6个月的中单占35.1%,6个月以上的长单占16.3%。“这反映出受金融危机影响,采购商下单依然谨慎,国内企业担心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不敢接长单。”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广交会上的订单一直以中短单为主,中短单占比一度超过九成。这也直接导致中国月度出口数据频频出现较大波动。
分市场来看,传统市场中,除了美国情况较为稳定外,欧盟和日本市场仍未止跌。广交会统计显示,本届广交会对欧盟、美国、日本成交环比分别增长6.3%、9.9%和38%,同比却分别下降4.9%、0.5%和12.6%。一般认为,广交会的同比数据更有观测意义,且上一届秋交会是近两年成交额的谷底。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