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棉纺织企业的创新路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9日

 

 棉纺织企业必须强化观念创新和机制创新,把创新贯穿到企业生产、研发、营销、融资、管理及多元开发的全过程,依靠创新驱动,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国内外棉花价差严重倒挂,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内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以及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等因素,将继续困扰棉纺织企业的发展。抱着老一套睡安稳觉,不改变、不转型,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走创新发展之路,持之以恒抓创新,才能克服困难、实现增长。

传统棉纺织产品以纯棉、涤棉为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差别化、功能性、环保性纤维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应用。新型纤维产品附加值高于常规品种2倍以上,为棉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棉纺织企业要迎难而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强化观念创新和机制创新,把创新贯穿到企业生产、研发、营销、融资、管理及多元开发的全过程,依靠创新驱动,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立足四大创新

技术创新要以提高效率、节省用工、稳定质量、节能降耗为主攻方向,引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整合各种技术资源,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跟踪棉纺织技术发展前沿,加快棉纺织工序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信息化进程,在深化协作、协同攻关上实现新突破。

产品创新要结合上下游高端客户,在新纤维、新工艺、新流程和时尚性等方面加强研究,重点抓好差别化、功能性、环保性非棉纤维品种的开发,打造拳头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市场主导型产品,在产品功能化、精品化、差别化上实现新突破。

营销创新要着重研究市场环境、市场机会、市场细分和品牌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把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产品定位结合起来,运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新老客户、大小商家、网上网下、期货现货多种渠道,新品推销、订单生产、来料加工、业务外包等多种方式,在产业链经营、品牌经营和快速反应上实现新突破。

管理创新要围绕质量、效率和成本,从减少用工、降本节支、挖潜增效和有效管控入手,重点抓好卓越绩效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和考核激励机制等四个体系的建设,结合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同时,要在日常的劳动组织、操作培训、责任划分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改进、完善也需要创新的理念和精神。

商业模式创新要以市场定位创新、业务系统创新、盈利模式创新为重点,提高对研发、营销等关键环节重要资源的把控能力,建立轻资产运营模式,在从劳动密集型转为研发贸易型、从数量主导型转为品牌效益型上实现新突破。

七个方面抓创新

一是开展对标活动。所谓对标,就是对照先进,找出差距,制定措施,奋力赶超,把先进的东西学过来。对标既有全面对标,也有单项对标。在创新提效上,既要开展内部对标,也要组织骨干人员走出去,学习借鉴外部优秀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思路。外部对标,能够更为有效地把影响企业创新突破的差距和不足、矛盾和问题找出来,推动企业加快发展。

二是选准创新目标。围绕实现从简单追求产品数量向追求技术含量、从简单追求规模产值向追求附加值、从简单生产销售向产业链经营、从产品主导向品牌创造、从单一棉纺织主业向多元经营、从传统科学管理向现代信息化管理“六大转变”,加大创新力度,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尊重创新人才。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落到实处,为创新人才打造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千方百计吸引和留住企业急需的各种创新人才。结合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建设,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健全岗位成才、学习成才的机制,造就大批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和拔尖人才。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