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着几个黑色塑料袋,最好还能有个小拉车,看上喜欢的衣服一定不要喜形于色,装作不经意地问一句,“怎么拿货?”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去“动批”拿货,那是青春期的必修课。
但随着城市发展,“动批”一类批发市场的处境正在发生变化。西城区展览路街道日前完成了一份关于“动批”的万字调研报告,称未来“动批”将控制低端、引进高端,实现从商品档次、经营业态、购物环境、交易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动物园周边地区产业升级。未来将通过建服装设计工作室、引进服装设计名人、建模特行业工作室等,将该地区打造成北京服装设计聚集地。这样的规划能否带来真正的“业态升级”?对此,各方声音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大家说
商户说
“如果搬走,还能留住顾客吗?”
上周五早7点半,在聚龙服装批发市场里,林先生刚刚发送完一批牛仔裤。他已经在市场里做了7年,但这两年的生意明显不如以前,“人越来越多了,这几年都不赚钱”。关于动物园要转型走“高端路线”的事儿,林先生并不感冒:“不靠谱。都这么多年了,要改也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不过,纵然市场不如早年景气,商户们还是对“动批”有感情。几位商户都表示自己买断的是20年的合同,“租金不会涨,还是能做下去”。但如果市场转型调整路线甚至搬迁,他们一时无法接受。聚龙商户何大姐夫妻俩经营着一个六七平方米的小店卖包。“这几年很费劲。利润这块儿经常波动,尤其是淘宝起来了,我们的生意更难做!”何大姐每天早上7点就要准时出摊,一天要站上10个小时。“这一行本身利润就薄,再遇到爱砍价的顾客,卖个包费死劲了。”
但即使如此,对于她来说,聚龙里的这个小店仍然是唯一的生计来源。“如果搬走,还能留住顾客吗?”何大姐说,她不希望市场有任何“突如其来”的改变。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也许就只能回老家了吧。”
顾客说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