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和5月,东莞虎门不少服装企业纷纷举办秋冬订货会,在订单增加形势大好的表象下,仓库中积压的库存却成为企业家们心头的一块心病。
“东莞有自己品牌的服装企业,都有不少的库存,一些企业库存更达到50%,接近把企业逼至破产。”服装类资深从业人员陈越以及中国南派服饰产业联盟执行总监欧阳光耀近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虎门服装企业都面临库存直逼警戒线这一困境。
几年赚的钱都在库存里
虎门卢屋某服装厂老板陈先生这个月就要举行今年秋冬服装的订货会,他对今年的服装款式非常有信心。与他的信心成反比的是,陈先生的仓库还有去年的衣服。“25%左右,二三十万元的货,目前还有能力自己处理,我的同行库存比我多得多。有些同行这几年赚的钱都在库存里面,工厂运转困难。”
陈先生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每次订货会后,按照订单需求,公司往往会考虑到可能的需求增加及备货情况而加大生产量,“零售批发商认为可以卖300件,地区代理商认为需要400件,厂家怕卖完没货,于是生产500件,而很多时候,往往是刚好售出300件,剩下的200件就成了库存。”
“这是服装行业的一个短板”,陈先生无奈地表示,一件服装的生产需要经过买布、缩水、裁床、印绣花、缝合、重烫这些工序,需要十多天的时间,如果一个款式很受欢迎,等卖断货再花十多天重新做出来,已经落后其他厂家了。
有企业资金链崩溃破产
去年东莞服装界,比较轰动的新闻之一就是广东省著名商标“异乡人”持有者——东莞原野服饰厂在一夜之间关门倒闭,公司高管们集团失踪,除了留下约3000万元的各类债务之外,还有一封以公司名义出具的告全体员工书,详述了公司倒闭原因,称“两年前开始销售不畅至去年底资金链完全崩溃而破产。”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