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面料好打理不掉色
“买了些夏天的衣服,穿在身上还蛮舒服的,回家一看成分表,棉含量好少。夏天的衣服不是棉含量挺高的吗,怎么纯棉的越来越少了呢?”昨天,有市民逛街买衣服,细心地发现了这个变化。
夏季服装棉含量“缩水”
在汉口一家商场的男装楼层,一件广东知名品牌浅蓝色衬衣480元,面料成分标注:59.8%棉、40.2%聚酯纤维。记者找了一圈,这家品牌男装根本就没有纯棉男士衬衣。“现在不但纯棉的已经很少见了,而且连含棉量都在降低。”营业员说,纯棉的衣服没有型,加了其他材料就硬挺多了。一对挑选衬衣的夫妇也在议论:“家里纯棉的衬衣,一见水就皱巴巴,不烫不能穿。”妻子抱怨道。老公说,穿上身容易起皱,尤其是领子,站不起来。
相比之下,追求宽松舒适的T恤,也和“棉”拉开了距离。在江汉路步行街一家运动休闲品牌店中,一件男士T恤,面料是100%涤纶;一条运动裤,面料是涤纶,里料是再生涤纶,表布是100%的聚酯纤维;还有的T恤里添加了新型纤维面料莱卡。“带莱卡的穿起来修身,有版型。”销售人员说。
对塑身要求比较高的女装更是难见“纯棉”身影。在菱角湖万达广场一家时尚品牌女装店里,聚酯纤维是那些华丽衣裙的主材料。“看起来很飘逸哦!”有顾客拉着一条雪纺裙说。
一家快时尚品牌专卖店,市民刘钦摸着一件质地柔软的打底衫,看看价格99元也不贵,当即就买了。回家一看,实际上棉质成分只有30%,其他70%的成分是聚酯纤维。“我以前买过这个品牌好几件打底衫都是纯棉的,今年那一溜打底衫都是这种面料的,怪不得手感比以前更滑溜,原来是化纤成分占了主角。”她感慨。
棉价对服装成本影响不大
中储棉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现货市场价格基本平稳。5月3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均价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9307元/吨,较上周下跌2元/吨,跌幅0.01%,同比下跌81元/吨,跌幅0.4%。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电子撮合交易7月合同均价19554元/吨,较上周下跌102元/吨,跌幅0.5%,同比下跌596元/吨,跌幅3%。
“去年以来,棉价比最高时跌了一半左右。”广东东莞一家服装企业人士说,但跌价的棉却没有让纺织企业们产生囤货的动力。“因为棉花的价格对服装的整体价格影响不是最大的。”他说,最大的成本在于人工以及新工艺和新技术。
武汉服装商会会长、元田制衣董事长刘树仁也说,棉花的价格只占服装成本很小的一部分。尤其是做时装的制衣企业,使用的各种化纤材料,甚至比棉贵出许多。而且目前化纤的织造工艺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