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历漫长的黑夜后,黎明就在眼前了!棉纺业的现状就是如此。虽然从整个纺织制造行业来看,毛纺、丝绸、辅料等子行业还在黑暗中煎熬,但棉纺子行业今年以来已经见到了黎明的曙光。
2012年,高库存以及内外高棉价差劫持国内整个棉纺行业,棉纺类企业全线亏损,根据2012年年报统计,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68%,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34.67%。
西南证券分析师徐永超认为,2012年如此惨淡的业绩表现原因有二:首先,去年国内棉花价格下跌,企业去库存,打折销售,削减企业利润。其次,去年国内外棉价差一度高达6000元/吨,超过企业正常盈利的棉价差范围,在一般情况下,棉价差超过5000元/吨,企业面临亏损。
徐永超说:“内棉纺企业产品外销占比较大,如棉纺龙头之一鲁泰A的外销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达到83.4%,但棉纺位于纺织服装业中游,中国企业在国际棉纱市场难有定价权,所以国内棉纺企业高价棉花成本难以转嫁给国内外下游服装企业,一旦棉价差高企,必然直接影响业绩。”
而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棉纺业已经开始走出低谷。Wind数据统计显示,一季度,棉纺业的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38%,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增49.09%,成为纺织制造业中净利润同比增速最快的子行业。销售毛利润也从去年13.46%提升到一季度14.05%。
“我们认为,棉价差缩小是长期趋势,加上棉纺企业经过去年四季度打折促销,已经基本完成去库存了”海通证券消费小组核心分析师汪立亭认为,当前,棉纺业处于新一轮周期中的行情酝酿阶段末期和行情爆发阶段的初期,后续行情可期。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