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4月气温逐步回暖,但是美国纺织服装市场的表现却不及预期。美国政府启动开支削减计划为经济前景带来不确定性,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信心。3月份,全美零售销售创下9个月来的最大跌幅,而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滑。种种不明朗的形势也给我国不少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带来一丝阴霾,继续前行还是停顿?成为了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问题。
零售市场冷暖信号
联邦政府年初出台的新一轮工资税法改革,在增加税收的同时,影响了工薪族家庭开支。工资税法改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本该进入春季的三月,寒潮席卷全美大部分地区,加上今年复活节早于去年较温暖的4月8日,都让消费者延后采购春装的计划。
“美国消费者目前开支计划十分谨慎,”
BIGinsight负责人Pam Goodfellow表示,由于石油,食品价格等上涨加之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人们挑选商品时,会更多地选择普通品牌的商品,实用优惠券增加折扣,减少电话宽带等项目的支出,重新调整消费习惯。即便是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55%的消费者表示仍然愿意为纯天然面料的服装增加支出,其中愿意花更多的钱消费纯棉内衣裤的消费者占到61%,牛仔裤的占到55%,体恤衫的占到57%,运动衫占到45%。
美国零售委员会(NFR)主席Matthew·Shay表示:国民消费才能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年初的财政悬崖,上涨的油价,走低的消费者信心,以及对美国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给消费者和零售业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们能做的就是打破障碍,使得消费者重新开始消费。天气寒冷加上消费者支出消减,13家大型零售商3月的同店销售增加1.4%,虽不如市场预估的增加1.8%,但是还是给冷清的市场带来一点利好的消息,至少人们还是在持续消费。
“大出展”为纽约展助力
根据2012年7月在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简称“纽约展”)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买家采购金额方面,有51%的买家表示在2013年公司的采购预算金额将维持不变,25%的买家表示将略有增长,15%的买家表示将大幅增长。在采购下单方式上,60%的买家表示参观完展会后会考虑下单。近87%的观众通过访问该展会收集市场信息,并找到了所需要的商品,为日后采购决策作参考。买家考虑发展新的供应商的三大最主要因素是:面料品质、价格和每单最低起订量。从2011年和2012年纽约展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受到经济的影响,美国买家近年来采购预算的涨幅一直不大,多数则维持不变;此外,小批量、性价比高仍是美国市场需求的方向。
纽约展从2010年开始细分为三个分别面向服装面料、服装以及家用纺织品的国际专业采购展览会,即纽约国际服装采购展(APP)、美国Texworld服装面料展和纽约国际家纺采购展(HTSE),由纺织贸促会与法兰克福展览(美国)公司联手,旨在为我国纺织服装外贸企业开拓美国市场架起桥梁。
纽约展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纺织类展会,以“大出展”概念贯穿始终,旨在打造适应美国市场并符合我国纺织服装外贸企业需求的全产业链展。“大出展”不仅体现在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从面料到服装、家纺,从流行趋势到服装配饰等纺织产业各个环节的展出上,同时也体现在展会资源的全球配置上。2012年,纺织贸促会在国内国外承办的行业展会已经达到19个,总展出面积725000平方米;同时还多次组团参加各种纺织类国际展,2013年,纺织贸促会又将这种势头带到了巴西,首届巴西GOTEX服装采购展也即将拉开大幕。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出展”让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走向了全球的同时也使得展会的资源更有效地共享。纽约展从招展招商充分利用并共享内外展资源,通过自己的专业办展平台和庞大的海外买家信息数据库,对中国的纺织企业和纺织市场作了很好的宣传和推广。
时刻把握本土需求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