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在恒天重工(原郑州纺织机械厂)采访时获悉,2011年他们的化纤设备出口量最大,订单多;2012年他们的棉纺清梳联设备也在出口;直至今日,企业仍在加班加点赶做订单。“主要是国外的大企业在订购设备,譬如天虹集团的单子很多,这些年他们一直在走差别化路子,实现产业提升"。而就在笔者采访了恒天重工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延武的第二天,他已经踏上了去往越南的行程。
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个清晰的产业链条——我国纺织企业在境外建厂,大多在国内购买相关设备,由此带动纺机企业的出口。
然而,棉纺织企业境内境外生产的一步之差,结果却相距千里之遥。2011年以来,中国棉花价格最多比国际市场每吨高出约6000元,这让在越南建厂的香港上市公司天虹纺织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成本优势。天虹纺织公布的2012年报显示,公司2012年的营业额为73.415亿元,年内溢利大幅增加7倍至4.863亿元,每股溢利亦由2011年的0.07元跃升7倍至0.55元。公司的整体毛利率由2011年的8.1%增至2012年的15.3%,这样的业绩让国内的棉纺织企业叹为观止。受我国近年来实行棉花收储政策的影响,目前国内棉花价格稳定在每吨19000元左右的水平,而天虹纺织在越南有工厂,采购国际市场的棉花每吨比国内便宜3000元~4000元,由于成本上的巨大优势,使用棉花加工的纱线价格相应比国内纺织企业每吨也要低3000元左右,因此业绩表现好于国内同行。
据悉,天虹纺织董事局主席洪天祝2006年决定在越南靠近胡志明市的同奈省投资建设纺织厂时,除了考虑可以自由进口国际市场棉花以外,也考虑到当地工人的工资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此外,越南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规定外国投资公司从首个获利年度起,3~4年免缴所得税,其后给予7~9年的所得税减半征收(约为12.5%)的待遇,远比中国“二免三减半”的规定优惠。尝到海外投资甜头的天虹纺织进一步加大了越南的投资力度,在南部同奈基地之外,天虹纺织在越南北部的新工厂已经在去年7月开始建设,总投资约11亿元,新增约40万纱锭。另外,天虹纺织还计划投资4亿元在南美洲的乌拉圭建设纺织工厂。据估算,全部项目建成后,天虹纺织的加工产能将从目前的100万纱锭增加至约150万纱锭。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