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棉价弱势 纺织企业却难言乐观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30日

近期,由于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疲弱,欧元区失业率创历史新高,再加上美国制造业的数据弱于预期,不少大宗商品价格受此拖累下滑,包括国际黄金、原油期货等。然而,在这些大宗商品中,对泉州纺织业影响较大的棉花以及化纤原料等,虽然整体呈现低迷状态,却并没有让纺织企业为之雀跃,反而在采购上越发谨慎。

与前两年每吨价格超3万元的“疯狂棉花”相比,近期棉价已大幅下降。据专业机构分析,目前国内棉价呈现弱势格局,各月合同价格收于19400元/吨左右。以17日为例,国内棉价价格稍有下跌,进口棉中国主港报价也出现小幅下跌,多数品种下跌0.25美分,印度、巴西和美国c/a棉下跌0.5美分。

棉价弱势,纺织企业却难言乐观。“目前国内外棉花价格差依然较大,棉价严重倒挂成为纺织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商会秘书长陈苍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而言,棉花原料占棉纺织品成本的70%以上。生产1吨棉纱,至少需要1.1吨棉花,原料成本约为2.1万元,而一吨棉纱的价格是2.6万元,算上人工、能源、运输和财务等其他成本7000元,这就意味着,棉纺织企业每生产1吨棉纱要亏损2000元。

“作为大宗商品,国际棉价的涨跌其实对国内企业影响有限。这主要受制于国内政策调控手段——配额制。泉州纺织企业主要采购原料以储备棉为主。”泉州开发区一纺织企业负责人称,下订单的国外企业通常以国际棉价来定价,然而自己生产的棉纱却是用成本更高的国内棉花来生产的,利润受到一定挤压。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03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