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4月份全球棉花产销存预测数据显示,预计2013/2014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347万吨,较2012/13年度减少255万吨。但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全球棉花产量预估值较上个月预测的增加了25万吨左右,其中,中国预计增加值达55万吨,可见,市场对于棉花前景的态度较之前有所改观,特别是中国市场,由于国内棉花价格较乐观,所以种植预期较去年有所改善,但仍处减产水平。此外,本年度全球棉花仍然处于一个高库存的状态,而库存的主要贡献者就是中国,所以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仍旧处于去库存的状态,高库存已经是制约棉价的主要因素。中国棉花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是国际上关注的一个焦点,而中国棉花的政策又是主导中国棉花走势的关键因素,所以关注政策,分析政策就是预测中国棉花价格走势的有效途径。
国际国内价格均呈涨势
据青岛、上海和张家港三地贸易商反映,由于中国保税棉、船期棉美元报价近几日持续大幅下跌,部分国际棉商和大型进口商纷纷加大保税棉、5/7月船期外棉的“转港”比例,主要港口为印尼巴生港、越南及巴基斯坦、印度等地靠近消费地的港口,一方面由于中国市场的价格已经“倒挂”,销售给东南亚国家利润要稍好一些;另一方面,这些港口装船比较便利,一旦中国市场转暖,可直接签合同运输。
美国农业部最新作物种植报告数据显示,美棉播种进度为14%,大大低于去年同期25%的种植进度。目前,美国最大棉区遭遇寒冷以及干旱天气,所以新棉种植进度受到很大影响,受此利好消息提振,美棉一改跌势,延续4月之前的上涨势头。期货盘面上,有望朝88.5美分迈进。
4月10日,《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发布,继续以20400元/吨的价格敞开收储。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种植棉花费时费力,而像玉米、花生等作物相对简单,且好管理,所以,在与去年同样的收储价格公布之后,据了解,国家收储政策的落实对棉农来说影响程度有限,以去年来讲,虽然国家敞开收购,价格在20400元/吨,但棉农实际得到的好处没有显现,利润大都落到涉棉企业和商贩手中,这也是近些年棉花种植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但总的来说,收储价格的托底效果还是比较明显,政策扶持下,棉花下跌空间非常有限。
国内种植面积减少
衡水是河北重要的产棉区之一,而冀州则是衡水最大的产棉区。据衡水市棉麻总公司介绍,去年衡水整个地区棉花播种面积约有180万亩,其中4个主要产棉区为冀州(种植面积30万亩)、枣强县、故城县和景县(种植面积分别约为20万亩左右),而今年衡水整个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只有160万亩左右,较去年相比下降11%。
导致棉花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当地农民外出打工的情况比较严重,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而种一年棉花的收入也就相当于出去打工两三个月的收入,因此,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出去打工,没有人愿意种地,这导致在冀州这个地方,很多农民更愿意将自己家的土地承包出去,而自己则外出打工。
其次,由于种植小麦和玉米比较省时省工,而且小麦和玉米的生长期较短,可以冬天种植冬小麦,收割之后再种植玉米,相当于种了两季,而棉花的生长期较长,且费时费工,所以近几年更多的人选择种植小麦和玉米。只有一些习惯于种植棉花以及自家土地难以灌溉的农户依然保留着种植棉花的习惯。当地农民算了一笔账,种植棉花承包土地300元/亩到700元/亩不等,种子、化肥、农药、水费以及地膜等支出600元/亩,农忙时节的人工费每天就一百多元,而一亩棉花地不遇灾害的年份产量大约为500斤左右,遇到有灾害的年份400斤左右/亩,棉花的收购价格好品级的4.2元/斤,稍差的品级3.85元/斤左右,总体下来,不算农民自己的人力投入,每亩地的收入寥寥无几,有的甚至是赔钱,因此有许多农民都在犹豫明年要不要继续种棉花。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