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推出“双线同价,全网比价”、颐高打造品牌家电“奥特莱斯”……虽然天猫、京东还吵着要在“6・18”决一雌雄,但更多的线下零售企业已经跳出“价格战”,寻求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这股风气甚至从家电业延伸到百货、超市等业态。
零售竞争跳出“价格战”打新牌
“价格战”非长远之策,实体零售更应在增值服务上下功夫。
这两天,甬城家电零售业动静不断。江东颐高将在6月22日推出我市首家“家电品牌电器工厂店”,像奥特莱斯工厂店一样,直接与厂家合作,免去中间环节,“零利”直销。苏宁则全国同步,所有门店商品与苏宁易购同品同价。新华联、银泰等百货店也向网购取经,推出了诸多增加顾客体验的新举措。
面对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网上购买步步紧逼的压力,实体零售转型动真格,“讲体验”,利用网络弥补渠道劣势,通过服务创新构筑体验优势。
进入二季度,我市零售业转型调整已经初见成效。4月份,全市重点百货商场零售额同比增长30.8%,比3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重点大卖场零售额同比增长10.3%,比3月提高4.9个百分点。
■“价格战”失色
天猫昨日发布“年中促销购物指南”,计划投入至少4亿补贴消费者和商家,高调加入年中价格战,京东、易迅旋即在微博上针锋相对,但语气和底气已经略显疲态,不能与去年“8・15”同日而语。
去年,苏宁、国美与京东针尖对麦芒地打“价格战”。如今,苏宁退居“幕后”,独辟蹊径,抛出了“双线同价、全网比价”新战略,吸引消费者从线上回到线下,重构实体零售的威信与实力。
江东颐高则与苏宁“英雄所见略同”。“电器零售毛利较高但实际净利润很低,实体门店要是打价格战肯定自毁武功,只有通过渠道整合和服务创新来争夺购买。”江东颐高负责人告诉记者,品牌电器工厂店就是要充分理顺供应和销售渠道,清理重叠加价的环节,尽量挖掘实体店让利的潜力。
虽然苏宁与颐高“新政”效果如何尚需验证,但这已体现出价格战在业内渐失人心。
实际上,宁波零售业界对价格战的态度一直都很“中性”。虽然百货商场、超市卖场每年都举办年中庆、店庆,也会打出“降价促销”的口号,但一般都是各唱各戏,适可而止,不会出现“杀红了眼”的情况。
“价格战本就是短期行为,打一两次还行,当作长远之策肯定行不通。更何况实体零售的优势不在拼价格。”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