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国内棉价远高国际水平 托市收储为推手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5日

 

据经济之声报道,2011年以来,棉花收储价格从19800元/吨提高到20400元/吨,今年将继续维持20400的价格。但与此同时,国际棉花价格却一路下跌到15000元/吨。为了减轻国内高棉价给棉纺企业的压力,国家目前实行了3:1的进口配额发放比例,也就是说,棉纺企业要购买3吨国内棉花,才能获得1吨的进口棉花配额。

3:1的配额比例对于当前水深火热的棉纺企业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但更让企业发愁的,却是收储以来,棉花质量的大幅下降。为了能够达到国家收储等级,把高等级棉花和低等级棉花进行搀兑已经成为潜规则,混合之后的棉花,纺高端纱不达标,纺低端纱又太浪费,这让企业很难把握。广东德泰纺织总经理陈娇兰就说,他们现在很害怕从国储库里拍棉花。

陈娇兰:你拍一捆,挂的牌子是3级,但是国内大部分大概占70%是4级或者5级,可能是把2005年的,或者是把几个省的棉花都集中在一捆中,质量达不到要求,拍回来的棉花真的是没有办法用,所以都不敢拍了。

棉花收储政策出台的最大动因在于保护棉农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但收储三年来,棉农到底获利多少却要打上一个问号,以棉花种植面积来看,尽管2012年收储价格每吨提高了600元,但种植面积同比却下降了10%。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杨世滨说:

杨世滨:这里面很简单,农民种棉花,流通企业收棉花,棉纺用棉花,就这三块儿。现在是种棉花的人没有多得钱,使用棉花的人用不起,这都是明账,那一定是在流通环节产生了很大的费用。

山东莱芜一家棉纺企业告诉记者,收储以来,跟棉花生产相关的要素价格全都上涨,国家补贴的钱很难留在棉农的口袋里。

企业:棉农不叫好,为什么,因为都知道棉花价格提高了,所以说相应的一些化肥、农药、种子这一系列的东西,包括现在的采摘成本,都知道你棉花涨钱了,我原来1块钱一亩地,现在不行了,现在得给我五块六块,所以说水涨船高就是这样。

更严峻的现实是,随着棉花收储总量的快速增加,库存风险正在放大。目前,国储库存棉花大约800万吨,相当于我国纺织业一年的棉花使用量,如果再加上2013年的收储,总量很可能突破1300万吨。这就意味着,国家为收储占用了2000多亿的资金,再加上巨额的仓储费用,每储存一年棉花要下降一个等级的损耗费用,可以说财务负担十分沉重。还有人担心,如果库存不及时清理,那今年收储的棉花恐怕连储存都将成为问题。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6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