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淘品牌麦包包叶海峰:网上卖包“快时尚”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

 

“2009年,我们业绩是3000万,2010年是3个多亿,今年10个多亿没问题。”叶海峰对自己的品牌非常有信心。既是自有品牌,又是销售渠道。麦包包的B2C事业进可攻,退可守。   “2009年,我们业绩是3000万,2010年是3个多亿,今年10个多亿没问题。”叶海峰对自己的品牌非常有信心。既是自有品牌,又是销售渠道。麦包包的B2C事业进可攻,退可守。 

从线下到线上

为了转型网络销售,而放弃了一年几千万规模的代工生意。叶海峰的创业故事开头就显得“触目惊心”。 

作为全国排名三甲的电商品牌CEO,叶海峰说自己涉足B2C这样领域的时间,比很多人预期的要晚一些。叶海峰,70后,1997年毕业于西安纺织工程学院,大学毕业分配到了嘉兴。“国企呆了一年半,从车间技术员慢慢做业务,而后企业改制,我就选择了自己创业。”这是2001年年初。 

与很多人设想的不同,初次创业的叶海峰并没有选择网络这一平台,“2006年之前对电子商务一窍不通,对互联网也不很了解”。他最初选择的是传统外贸生意。“我借了10万元注册了一家公司,当时,主要是给国外一些品牌贴牌做代表。”2005年,叶海峰创办了嘉兴市海华进出口有限公司,2006年创办了嘉兴市源华皮具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OEM业务。 

“通过展会、互联网找客户。主要是欧洲的客户,都是些小生意,从零开始,做到一年大概几千万的规模。”后来外贸生意有了一些变化。“利润太薄了。”叶海峰说,“当时随着OEM行业毛利日渐走低,箱包贴牌的利润率甚至一度仅有3%-5%。”这让叶海峰的商业思维开始发生转变。 

2007年,叶海峰创立了嘉兴市麦包包皮具有限公司,当年开了一系列的门店,有几十家。“传统外贸会使行业走向疲软,走向下滑。新的方向应该会在电子商务。” 

凭着这样的信念,叶海峰卖掉了工厂,放弃一年几千万的代工,转向做自己的品牌。凭着十几年箱包制造的经验,叶海峰创办了中国箱包行业第一个B2C平台麦包包,将生意从线下做到了线上。 

2007年5月,麦包包获得意大利百年品牌VISCONTI集团战略投资。“VISCONTI是我们的天使投资人,也是我传统业务的客户。” 

网站运营初期,每天的下单量只有十多笔,连续两个月没什么突破。在随后的调查中,叶海峰发现,75%的客户流失在支付环节。9月,麦包包与支付宝合作,引入担保交易模式。 

[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37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