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通过自身的创新改变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还是继续抱着“电商不会对实体零售业造成致命冲击”的侥幸心态,这些将成为影响国内传统零售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格局中排位的分水岭。
“种种迹象表明,传统零售的经营方式、盈利模式、营销模式必须改变、创新,尤其对于实体零售企业的发展,已经处在了是继续发展壮大还是会被淘汰的十字路口。”在日前结束的第八届中国零售商大会上,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向欣司长指出,一方面是宏观经济环境为零售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房租等经营成本的上涨,传统零售业自身的模式弊端也成为其继续发展的障碍。
是通过自身的创新改变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还是继续抱着“电商不会对实体零售业造成致命冲击”的侥幸心态,这些将成为影响国内传统零售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格局中排位的分水岭。
5月31日至6月2日,以转型、创新为主题的中国零售商大会在江苏昆山成功举办,17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零售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并围绕零售业如何迎接大变革时代这一核心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探讨。
市场土壤正在变化
一方面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是消费环境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并没有实质性变革的传统零售业已经开始表现出发展的动力不足。
向欣司长指出,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方面,国家首次提出了“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于国家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型、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有很强的引导性和带动性。
这也意味着零售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产生更大的作用,客观上要求零售业能够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承担起带动作用。
但是,在这样整体利好的环境下,传统零售业却出现了增长放缓的现象,这更多是由当前消费环境的变化造成的。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认为,当前消费人口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90后消费行为的变化给传统零售业带来的冲击。
“从去年以来,欧洲蔓延的马肉风波到日本出现乳业涂改出厂日期,到中国及大量国家出现食品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通过网络迅速在消费者当中传播,它会极大地改变消费者对零售店铺的印象,零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风险。”陈立平认为,消费者对服务、体验的需求上升以及低价格取向已成为对传统零售业的挑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