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国内外棉价持续倒挂 纺企“亚历山大”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4日

同样的原材料,是选择国内比较贵的,还是买国外比较便宜的?对不少人来说都是很简单的问题,却把本地不少纺织企业难住了。
  “想进口国外便宜棉花,就要按比例吃进国内的高价棉。”绍兴县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国内棉花价格与国外棉花差价前不久已跌破4000元/吨,但为保护棉农而制定的收储政策,以及对进口设限的配额制度,仍让棉纺产品生产企业面临高额的成本压力。
  国内外棉价倒挂
  短期内收缩空间不大
  为了保证棉农利益,我国从2011年开始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国内棉价围绕临时收储价上下波动。但这一做法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国内外棉价差。受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及丰产预期影响,近两年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呈持续下跌走势,国内外棉价差最高时曾超过6800元/吨,如今差价仍在每吨3500元至4000元之间,这对纺织行业竞争力产生较大影响。
  巨大价差不仅让大企业苦不堪言,那些规模小或者以生产中低档棉纱为主的企业,则面临行业洗牌的痛苦。“国内外棉价差在每吨一两千元以内时,行业尚可通过技术进步、品种开发进行对冲。但棉价差拉大到每吨三四千元甚至更多时,高企的成本带来的亏损很难通过其他方式弥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同一时间,除了原料以外的汇率、劳动力成本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棉纺企业的利润。
  今年以来,国内外棉价差距不断缩小,截至6月1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在19320元/吨,与外棉差价已跌破4000元/吨,这让部分纺织企业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3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