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森马、美邦为代表的国内大众休闲品牌目前都在寻求转型。这种转型既是企业寻求新发展的主动之举,更是重重竞争压力下的无奈应对。压力既来自国内同行,更来自国际快时尚品牌和线上品牌。
在国内大众青春休闲服市场这一领域,目前主要集中了美特斯邦威、森马、以纯、真维斯、班尼路等一大批定位相近的品牌。它们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在校大学生及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而一批国际快时尚品牌如ZARA、H&M、优衣库、GAP等旗下也都包含了大众青春休闲款产品。这使得这一领域的市场竞争白热化。
但事实是,ZARA们产品线的包容度非常大,从十几岁到三四十岁的消费者都能从其店铺中找到适合自己身份的产品。而国内大众休闲品牌的产品包容度却相对较窄,基本上年轻人25岁后就很少再去购买它们。所以ZARA们的出现,使国内大众休闲品牌的市场受到了很大冲击。
渠道方面,美邦、森马等此前开店的重点是一二线大城市,这几年逐渐开始下沉到三四线。而就在2005年前后,ZARA们大举进军中国市场首先选择了一线城市,它们的到来直接冲击了本土品牌的既有优势市场的业绩,同时也对一批女装品牌形成冲击。2010年前后,随着大城市布局完成,ZARA们的渠道布局开始下沉到二线省会城市及一些三线地级市。这使本土品牌受到的冲击延伸到二三线城市。
此外,在设计的时尚度、供应链的快速反应速度、店铺的经营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国内大众休闲品牌也都与ZARA们还有相当差距。
可怕的竞争对手还来自线上。近几年随着网购的持续火爆,一批休闲时尚服饰电商品牌不断涌现,如韩都衣舍等。它们设计时尚,价格却更亲民,这对以线下渠道为主的传统休闲龙头企业也形成很大冲击。
事实上,2012年美邦、森马两家上市企业高企的库存压力,便是对这种双重夹击的竞争压力最直接的一种反映。
在沉重的竞争压力之下,美邦先动了起来。2008年斥重金新推出更加快时尚、消费者年龄往上走(22-35岁)的ME&CITY(MC)品牌,以求寻找ZARA的感觉,拓展消费人群。2010年12月大张旗鼓进军线上推出“邦购网”。2011年又推出定位于都市时尚系列的新品牌TAGLINE和独立的童装品牌MooMoo。但从实际情况看,MC的推进过于“激进”至今仍处于探索调整期,邦购网折戟剥离上市公司,其他业务也均处于探索阶段。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