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纺织行业经营状况持续低迷,7月份时,由于下游需求没有改善,不少企业已经生存艰难,山东、河北等地企业纷纷停产、限产。
纺织企业困境重重
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外贸进出口数据显示,前8个月,我国服装出口994.8亿美元,同比下降0.7%;纺织品出口625.1亿美元,同比下降0.7%。另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100家重点企业的跟踪调研,今年棉纱产量下降3%,利润总额下降60%。
“今年以来,全国纺织行业效益明显下滑,产值增速逐步减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显示了投资信心的不足”,工信部纵瑞龙近日在全国棉花形势会议上介绍说。南阳某纺织厂负责人深有感触,他表示,“今年内销低于去年同期,效益下滑幅度较大,企业运营尤为困难”。据了解,1—7月份国内纺织企业利润率为-1.03%,增速下降了4%。从结构上看,棉织品需求下降,而化纤需求增长。其中,美国棉织品进口下降6.31%,化纤进口增长10.24%;欧盟棉织品进口下降23.89%,化纤进口增长0.4%;日本棉纺织品进口下降24.27%,化纤进口增长1.97%。
内外棉价差较大阻碍了国内纺织企业的发展。目前一般贸易进口配额基本用完,新年度棉花产量同比虽有小幅减少,仍高于正常年份,国际棉价还可能继续下跌,内外价差或进一步扩张,纺织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对于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市场,大家非常担心,需求看不到起色,寒冬还会有一段时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青翠说。
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是棉花,2012年国内外棉花价差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使得国内棉花缺乏价格上的竞争优势。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副厂长章彦认为,今年的纺织形势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严峻,2008年是国际市场弱,国内还不错,今年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都不理想。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