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都喇利集团是一家纱线贸易商,拥有160多年纱线的从业历史与经验,如今已成为该行业的龙头翘楚,贸易业务遍布亚洲各地。就近一阶段纱线贸易情况,记者采访了鸭都喇利集团销售经理拉沙德(Mahmood Rashad)。
记者:鸭都喇利集团专业从事纱线贸易,对相关情况应该非常熟悉。请您介绍一下近一阶段中国进口印度和巴基斯坦棉纱的情况。
拉沙德:去年以来,中国进口印度和巴基斯坦棉纱出现大幅增长,但近期出现了波动。
进口纱贸易受天气、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受棉花价格影响较大。由于利润下降,近两个月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纺纱厂的出口意愿有所降低。不过通常七、八月份,印度和巴基斯坦棉花供应充足,而中国会较为短缺,受棉花供应形势影响,进口纱贸易会出现回升。
记者:您怎样看纱线贸易未来的走势?
拉沙德:由于中国的棉花政策以及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印度和巴基斯坦棉纱在一些领域的竞争力更强。所以我们看好纱线贸易未来的前景。
记者:据了解,印度、巴基斯坦企业对中国的中高支纱也有需求,鸭都喇利集团是否从事相关贸易?
拉沙德:我们还没有开展相关业务,但我们也看到了这方面的前景。鸭都喇利集团正准备成立专门的部门来从事这方面的贸易。
记者:鸭都喇利集团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是什么令公司长久不衰?
拉沙德:1841 年,在一次海难中死里逃生的Seth Ebrahim Noordin紧随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到了中国香港。1年后,他成立了鸭都喇利公司,开展棉花、丝绸和茶叶贸易,并开创了香港最早的过海渡轮服务。1951 年,鸭都喇利公司从一家合伙公司改制成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鸭都喇利(香港)有限公司(Abdoolally Ebrahim & Co (H.K.) Ltd),目前是鸭都喇利集团(AEG)的主要附属公司。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