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产业用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往往属于中间产品,这就意味着,这些企业所面对的客户往往并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下游订货商,甚至是一个行业。因此,也就形成了该行业在销售渠道方面和服装家纺等行业最大的不同。那么,这种不同给行业带来了哪些特殊的困惑呢?
有专家认为,产业用行业没有品牌,缺少影响力,又不是最终产品,也就很难享有渠道话语权,甚至进入不了市场。因为产业用纺织品处在产业链的中端,所以被下游应用领域强势控制着渠道,这就造成即使我们有获得国际认可的高端医疗用纺织品,也可能因多种原因难以进入国内市场。汽车用纺织品作为汽车零配件,其价值仅占总车的4%左右,但主机厂五花八门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令我们企业只能疲于为“上帝”定制服务。
多重制约渠道突破难
李陵申的话点破了这一行业在销售渠道方面的尴尬,作为终端产品的中间材料,产业用纺织品必须满足最终产品的结构特征、性能需求和成本制约,企业经营往往受制于配套产品的市场行为。特别是受到行业壁垒、技术壁垒、市场准入壁垒等现实问题的影响,许多产品其自身难以形成独立的品牌,难以打开国内外市场,只能为终端品牌代工,致使大多数企业目前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这与技术纺织品的高附加值特征相悖。
在这里,我们仍以汽车用纺织品为例,人们会关注汽车品牌,会想去了解发动机的生产地点和各项性能,但安全带、汽车内饰的材质恐怕鲜有问津者,殊不知欧美国家已经对这些材料做出了强制性要求,即100%可回收可降解。关注的人少了,这一行业的发展速度自然会慢一些。
同时,我们还看到,下游企业购买相关设备向上游延伸、外商凭借自身软硬件实力向行业内进军,行业外资金看到市场空间后的纷纷加入等,也都进一步挤占了市场空间,当然,这些市场行为对提高行业整体实力是大有裨益的,但如果站在单个企业的角度来看,恐怕又是另一番光景。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