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难以琢磨的中国市场 奢侈品电商显泡沫圈地热潮渐退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奢侈品电商在激烈竞争中逐渐拉开差距。

由品牌、传统零售商和第三方电商公司一路组成的奢侈品电商大军中,并不是所有团队都能够保持良好增长,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仍未成熟接受奢侈品网购渠道,却又十分诱人的巨大市场。

大部分中国本土奢侈品电商仍处于“烧钱”状态,拥有丰富经营经验的海外奢侈品电商在华市场发展缓慢,甚至开始“撤离”。

奢侈品电商显泡沫

美国高端百货Neiman Marcus企业公关副总裁Ginger Reeder日前向大智慧证实,公司计划削减Neiman Marcus中文网站运营团队,所有客单从美国仓库直接发货。消息称,此次裁员幅度达50%,并且距离该中文网站上线不足半年时间。

另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由于销售不理想,创立于2009年的新加坡奢侈品限时特卖网站Reebonz中国团队已于3月底解散,仅剩财务和两名收尾人员。

与此同时,199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奢侈品电商鼻祖Bluefly上个月宣布,将被洛杉矶一家私募基金Clearlake整体收购,原大股东索罗斯基金等将退出。

Bluefly曾享受过互联网泡沫高峰时期带来的宠爱,1999年公司股价一度冲上150美元的高峰,2012年则跌至1美元以下,目前市值仅1130万美元。过去五年中,Bluefly累计亏损5610万美元,单2012年就亏损了2490万美元。

曾一度持有Bluefly 90%股份的金融大鳄索罗斯,也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逐渐减持,成为现在的第二大股东。

奢侈品行业分析网站华丽志创始人Alicia Yu表示,Bluefly长期受困于存货,高企的营销和管理费用。其管理团队也相当老化,不少高管年龄超过60岁。Clearlake接手各大股东的全部89%股份后,将作价10美分一股收购市场上剩余流通股份,基本属于“跳楼价”。

2011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达到顶峰,贝恩的报告称该年同比增速达30%。各大品牌在华销量上升之余,海外高端时尚电商也陆续入驻抢夺先机。业内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线上奢侈品消费者总量达到2.5亿人,总销量达25亿美元。但随着整个奢侈品消费市场增速放缓,各方压力徒增,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似乎无法支撑起遍地开花的奢侈品电商。

难以琢磨的中国市场?

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电子商务网站从2008年开始起步,并在2010年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10年,新建立的奢侈品电子商务网站超过50家,且主营业务基本类似,奢侈品电商的增长达到了一个峰值。但随着普通规模的电商网站在2012年灾难式地倒闭,仅有不到5家本土电商企业幸存下来,其中大部分都拥有大型风投或私募基金的支持。

而拥有更长奢侈品电商运营经验的海外奢侈品电商,虽然其中不少已经通过本土化团队等方式研习中国,似乎也未能准确判断市场和国情。

据知情人士介绍,目前在华运营的三大海外奢侈品电商业绩都不是非常好。其中Neiman Marcus由于大量的市场投入导致亏损;Yoox在市场方面投入较少,人员和房租的运营成本很低,但由于部分代运营的品牌是赚钱的,所以应该有少量盈利;Net-A-Porter本身就有一些中国客户,目前对其中文版也未启动大量的市场投入,但已经大面积招兵买马打基础,还不清楚其盈利情况。

目前,海外奢侈品电商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通过收购中国的电商,利用其在华资源和团队进行网站运营维护。隶属瑞士厉峰集团(Richemont, CFR.VX)的英国奢侈品电商Net-A-Porter便收购了香港熟客网(Shouke.com),从而推出了其第一个中文网站--颇特莱斯网(TheOutnet.cn)。Neiman Marcus也是通过注资时尚电商魅力惠(Glamour-Sales.com.cn)进军中国。近日,中国本土奢侈品电商佳品网也正逐渐转型为美国梅西百货(Macy’’s, MACY.NYSE)的在华线上平台。

另一种是在原语言网站的基础上,推出中文语言版本,“曲线入华”。美国电商鼻祖亚马逊(Amazon, AMZN.NYSE)旗下时尚电商Shopbop在华就是这种做法。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任国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文语言版本可能是一种曲线在华做奢侈品电商的方式,在时间和成本会有比较大的优势。另外,因为这批网购的人相对已经很成熟,节省了教育成本。这是最为现实的选择。但是,这种规做法无法扩大。

业内普遍认为,线上渠道中产品的稳定真实性及购物体验,加上中国消费者仍认为网购即“廉价”消费的观念等,都阻碍奢侈品电商的发展。

美西时尚CEO王昊先生表示:“这些大型外资零售企业在进入中国时,对市场情况的判断通常过于乐观,他们将很快意识到,在中国,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电商品牌的认知度很低,国际电商们需要和本土奢侈品电商一样,慢慢了解中国的网络消费者,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他们的品牌基础和声誉。”

“部分电商缩减开支或撤走的主要原因,应该还是业绩不如预期提升的这么快,目前中国的入关和关税政策也是海外奢侈品电商所面临的难题,”他补充道。

Yoox的竞争法宝

业内人士认为,同时拥有多品牌店(Multi-brand Store)和单一品牌店(Mono-brand)两条业务线的意大利奢侈品电商Yoox在竞争中优势明显。

首个实现在华本土化运营的的海外奢侈品电商Yoox,在华业务已步入第三个年头。2012年Yoox在以中国为首的其他国家净收入猛增139.7%至1460万欧元,成为其增幅最大的市场。

王昊向大智慧表示,由于Yoox在中国代运营的Giorgio Armani网店“非常赚钱”,应该是目前在华三大海外奢侈品电商(意大利Yoox、英国Net-A-Porter和美国Neiman Marcus)中盈利最明显之一。

所谓“代运营”就是指Yoox目前特有的一种商业模式--利用自身全球范围的线上销售渠道,为其合作品牌搭建并运营该单一品牌网店。有评论认为,Yoox完善的物流平台以及其与各大品牌联手打造的单一品牌网店,助其在经济低谷仍能保持一定增长。

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一季度,Yoox单一品牌业务线收益率19%,上年同期为16.1%。多品牌业务线收益率为12.2%,上年同期为12.5%。全球经济放缓,奢侈品购买力受明显冲击的环境下,Yoox仍预计2013年将录得更高的销售额和利润。

面对单一品牌业务拥有较高收益率的现象,Yoox企业财务传播总监Ivan Dompé表示:“这很好地验证了单一品牌利润驱动项目组合管理的有效性。单一品牌业务线收益率的增长,也需要归功于与开云集团(Kering, PP.PA)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所带来的积极贡献。”

另外,他透露,一般来说,单一品牌业务线收益率较高是由于单一品牌官方网络旗舰店提供的当季产品。

纽约时尚潮流资讯媒体Bomoda首席执行官Brian Buchwald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海外奢侈电商在中国的知名度太小,相较于品牌自行运营的电商受关注度较低。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4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