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平台目前活跃着8万多名中国供应商,大约占到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的5%。去年,阿里巴巴邀请第三方做了一个客户销售额数字的调研,结果显示,这5%的中国供应商创造了1.3万亿出口额,相当于20%的中国中小企业外贸出口总额。在内忧外患的外贸困境中,阿里跨境电商的生存能力和外贸水平要高于其他传统外贸企业。
不过,“我们今天这个网站不是流量不够,不是说买家不够,关键是流量来了以后,我们没有很好的方法把这个买家留下来”。在接手阿里国际业务之后,阿里国际事业部总裁吴敏芝曾多次与她的团队、与众多阿里客户灌输这个理念。
吴敏芝分析,阿里巴巴前十年在一个信息匮乏的年代,通过互联网帮助客户把信息表达出来,在买卖双方找到这个价值点,提升了企业效力。但如今,信息已经不是一个最重要的瓶颈,甚至是到了一个信息泛滥的年代。对于海外的采购商来说,他们希望用最高的效率,寻找到真实、有效、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和供应商。
2011年10月,阿里巴巴联合第三方机构推出实地认证计划,具体的做法是,阿里巴巴派出几千名客户经理与第三方认证公司一起前往全国各地所有供应商的公司对他们的信息进行现场核实,包括核对他们的营业执照、经营场地、被授权人信息、主营产品、认证证书并现场进行拍照。完成实地认证的供应商,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显示的信息会和实地核实后的信息完全吻合,并将在国际站获得专属认证标识。
这一步,增强了海外买家对中国供应商的信任度,越来越多的采购商把橄榄枝抛向阿里平台。这当中包括欧尚、劳氏、雀巢等国际大买家。
吴敏芝透露,目前阿里巴巴平台日均活跃买家数以及客户的询盘数量都取得了50%以上的增长,“客户不是通过流量来,而是主动去登录阿里巴巴进入我们这个网站的”。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