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工控专区 >正文

碳纳米管接连实现重大突破 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转动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9日

近日,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出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新世界(行情,问诊)纪录,这也是目前所有一维纳米材料长度的最高值。与此同时,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强度极好且十分轻巧的碳制导线,由许多碳纳米管组成,其强度是铜导线的30倍,重量不到铜线的十分之一。另外,有研究指出,碳纳米管将取代硅,成为新一代处理器芯片材料。国内外碳纳米管研究的重大突破,将为机器人(行情,问诊)产业的发展带来推动作用,碳纳米管相关个股南风化工(行情,问诊)、江海股份(行情,问诊)、中国宝安(行情,问诊)等值得关注。

最长碳纳米管在京诞生

近日,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出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新世界纪录,这也是目前所有一维纳米材料长度的最高值。相关内容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上。

碳纳米管是迄今发现的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其单位质量上的拉伸强度是钢铁的276倍,远远超过其他材料。《科学美国人》杂志曾提出“在地球与月亮之间搭建一座天梯”的诱人梦想,但跨越如此长的距离而不被自身重量拉断的材料,只有碳纳米管,并且是批量制备,具有宏观长度、理论力学性质、单根长度达到米级甚至公里级以上。

对于碳纳米管而言,其高温生长过程中催化剂的失活是一个不可逆的规律,从而限制了碳纳米管的长度;并且,随着催化剂失活,长的碳纳米管密度会急剧下降。因此,尽可能地提高其催化剂活性概率是进一步提高碳纳米管长度的唯一途径。魏飞团队充分发挥材料制备和化工技术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制造设备、制备工艺方面进行大量改进和创新,首次将生长每毫米长度碳纳米管的催化剂活性概率提高到99.5%以上,最终成功制备出单根长度超过半米的碳纳米管。

碳导线助力机器人产业

在国内制造出最长碳纳米管的同时,国外科学家也在碳纳米管的应用上实现了突破。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强度极好且十分轻巧的碳制导线,未来有望成为铜线的有力竞争对手。在实验中这些导线由许多碳纳米管组成,其强度是铜导线的30倍,重量不到铜线的十分之一。

由于强度好、重量轻,纯碳纳米管制成的导线制成后将具有许多让人兴奋的新用途:例如用于机器人手臂或飞机、汽车上活动部件的连接。很多时候,重量具有决定性的价值。比如,一颗大型空间卫星,用铜量占其总质量的三分之一,大约15吨;一架波音747喷气式客机,所用的铜线总长度超过215公里,总重量超过2吨。如果将其中的铜线全部或部分换为碳导线,对其性能、载荷、效率的改变将无可估量。

英国国家电网发言人吉莉安·维斯特说,这种碳导线的优势还在于其在高温下的有效运作,它将大幅延长设备和线路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的运营和维护成本。此外,由于与铜线相比,质量更轻,碳导线在运输和安装上也将更为便利。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47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工控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