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以来,内外棉价差依然呈现扩大趋势。为满足企业所需,国家投放的储备棉中增加了进口棉花。上半年,棉花月度进口量虽逐月减少,但企业对进口棉花的需求仍然很大。
2013年以来,在国内外棉花市场需求未有明显改善且政策面未出现调整的形势下,棉花市场依然是棉纺产业链的焦点。
内外棉价差呈现扩大趋势
二季度以来,内外棉价差继续呈现扩大趋势,尽管国际棉价平均高于一季度,但整体处于震荡下行趋势,而国内棉价基本平稳。
以印度棉花S-61-1/8(相当于中国328级)的价格为例,二季度均价(折人民币无税价格)约12710元/吨,高于一季度均价500元/吨左右,但6月下旬均价较4月上旬均价已下降约800元/吨,降幅超过6%。
二季度,中国328级棉花到厂均价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折无税价格约17410元/吨,平均高于国际棉价约4700元/吨,其中6月下旬国内外棉价差持续在5000元/吨左右。
储备棉投放成交量有所增加
二季度以来,购买国储棉依旧是纺织企业用棉的主要渠道。
“五一”节过后,国家投放储备棉增加了进口棉花的投放,由于所投放进口棉在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纺织企业竞拍积极性较之前有所上升,单日成交比例也随之提高;7月上旬,由于临近国储棉投放结束日,单日计划投放量增加,但进口棉投放未有大幅度放量,单日成交比例逐步出现下滑。
截至7月15日,2013年储备棉投放累计成交292.3万吨,成交比例24.65%,其中进口棉累计成交60万吨,约占成交总量的1/5左右,成交比例91.36%,明显高于国产棉的成交比例。分季度看,二季度成交总量超过一季度成交总量约42%左右。
从成交价格情况看,截至7月15日累计成交均价折328级价格约19235元/吨,略高出起拍价格235元/吨,单日成交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月度进口量逐月减少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1~6月份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41万吨,同比减少21%,其中二季度中4月、5月、6月棉花进口数量分别为43万吨、35万吨、27万吨。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