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拯救棉纺织企业需从哪些方面入手?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5日

据山东、江苏和河南等地棉纺织企业反映,自6月中旬以来明显感觉到棉纱销量较前期走缓,产品库存上升和下游织布、面料、服装企业资金紧缺的压力,7、8月份对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处于“内销市场清淡,外销市场迷茫”的关键期,一方面由于抛储棉花成交价持续在19100-19300元/吨间振荡,国内棉价上有消化能力不足盖顶,下有19000元/吨的抛储底价支撑,从国储库中大量竞买棉花自6月份以来一直是国内用棉企业最重要的补充原料渠道,纺纱成本无法下调,纱线报价出只能“死扛”不落;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竞拍国储棉获得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的前提是纱绽规模达到5万锭以上,大中型企业因配棉、消耗及纺纱人工成本、产品品质等等原因,纱价下调动力不足;中小棉纺织厂本身用着比大型企业高近2000元/吨的棉花,生存空间更加困难。一些棉纺厂反映,河南、河北、江苏、湖北等地2万锭以下小厂的停产、倒闭比例已超过30%,即使沿海地区小纺织厂的停产、减产比例也在2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减产、停产比例达到50%。目前这种趋势正在加速蔓延,“钱荒”、“订单荒”以及“员工荒”正逼迫更多的中小企业减产乃至倒闭。
  近日有关部门正在商讨增发加工贸易棉花进口配额来促进纺织服装企业继续主动、积极的出口,特别是在美日欧等国家经济出现“刺激性”回暖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出口、争夺国际市场、使流向东南亚、孟加拉及南美、非州国家的订单出现回流很关键;但认为靠增发加工贸易棉花进口配额只是拯救中国纺织业其中的一步,因能争取到出口订单、有效出口业绩的企业以大中型厂家为主,“代加工”“代生产”的小企业在生产成本高位、人工成本大涨和产品品质保障不到位的情况下减产、倒闭是大势所趋,国家退税、减税及增发棉花进口配额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此“保”大中型棉纺织企业是政策扶持的重中之重。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6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