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7月外贸逆袭出口纺企慎言企稳 业界称将加大棉纱原料进口幅度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9日

全球最大的保险粉出口商柳化集团广东中成化工公司的销售高管杨小川最近刚从欧洲出差拜访客户回国。

本来,欧洲的市场份额并不太大,仅有5%。但到今年,南欧订单居然全部取消了,还是令人忧虑。杨小川此行正是去拜访老客户,其间他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因素——汇率。

今年上半年,欧元一路贬值,在此期间,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也一路升值。杨小川算了笔账,自己与欧洲客户之间一般以美元结算,这样的贬值,极大地影响了进口商的积极性。再加上国内的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一路上升,以及当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使这些客户放弃了订单。

杨小川的遭遇是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的真实写照,这种情况直到7月才出现逆转。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541.6亿美元,同比增长7.8%。其中出口同比增长5.1%,高于上月的-3.7%,进口同比增长10.9%,远高于上月的-0.7%。进出口增速双双“转正”,引发各界对于外贸企稳的关注。

专家表示,长期的外需疲软加上汇率因素,令中国上半年外贸形势极差,撇去1~4月数据失真不谈,5、6月的情况可见一斑。但在6月中旬人民币汇率企稳后,对照及去年7月基数较低的客观现实,今年7月贸易数据才给人“逆袭”的感觉。

与此同时,企业普遍对今年下半年的外贸形势感到悲观。

“逆袭”原因解析

从负增长到迅速回稳,一说是因为促进外贸的政策在起作用。7月24日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虽然给予了一些贸易便利化的指导,可是细则尚未出台,不可能直接作用于7月数据。

从直接因素来看,数据“逆袭”的重要前提是,前6个月人民币汇率涨势凶猛,中间价累计上涨1068个基点,涨幅近2%。但是进入7月以来升值预期明显降温,并且出现了年内首次贬值。

与此同时,基数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外贸大逆转。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此前对本报表示,6月份出口数据可能夸大了出口的实际疲弱程度。自5月初以来,中国政府对虚假出口及其他隐藏在贸易项下的资本流动进行打击,使得中国内地对香港和台湾地区出口(以及保税区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由于贸易数据自2012年年中以来开始出现失真,这抬高了去年基数并压低了6月的同比增长率。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也说,7月贸易反弹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提出,今年7月出口数据上升主要有三大原因:受欧债危机影响,2012年7月出口基数小令同比增速偏高;缘于对热钱涌入的打压,2013年6月的出口增速反常的低,部分出口订单延迟通过海关;外部需求可能已有改善,比如从韩国7月出口的回升趋势即可见一斑。

从外需来看,近期美欧经济数据都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尤其是美国,2013年7月美国制造业经济活动连续2个月扩张,PMI为55.4,整体经济连续50个月增长。

国内整体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目前“稳中有为”的思路下,信贷、投资以及生产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振,这也表现在7月高于预期的进口增速上,这表明内需开始持续回稳。

对于7月数据的“转正”表现,一些外贸领域的专家给予本报记者较为一致的回答,即这本来就应该是6~8月份中国外贸应有的表现。不是7月“逆袭”,而是6月太低。

对于下半年的外贸表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本报记者表示,他觉得全年完成8%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如果国民经济增速能够达到7.5%,那么外贸应该基本和这个速度走向一致,并且稍高,这是正常的。”霍建国说。

企业普遍悲观

上述一系列因素,以及国务院即将落实的支持外贸发展的12条措施,都有望提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贸易的表现。

刘利刚认为,国务院在上周五出台了支持贸易的12条举措,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于出口竞争力不断下降的担忧,也表明政府“稳增长”的意图。此外,中国政府也表示将继续推动人民币的双边波动性增长,表明中国官方对于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担忧,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波动区间可能在合适的时机扩大。

“预计下半年政府将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年底汇率预计达到6.2左右。”汪涛说。

尽管中国外贸7月数据好于预期,机电、玩具、服装等产品在7月出现不错的增长,但诸多企业对今年下半年的外贸形势并不持乐观的态度,对未来发展缺乏信心。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9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