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开店的同时是大批关店”,“快生”、“快死”成了零售业的中国特色。此前,曾以创新的“0租金、0扣率、7天一结账”模式高调开业的纯本百货,开业一年多就黯然闭店。
相比于国外零售业的百年老店,中国零售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6.23年。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从2008年初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退出394.22万家企业,其中批发零售企业数量最多,达到了142.84万家,占总量的36.2%,日均近800家内资批发零售企业夭折。
“大规模开店的同时是大批关店”,“快生”、“快死”成了零售业的中国特色。此前,曾以创新的“0租金、0扣率、7天一结账”模式高调开业的纯本百货,开业一年多就黯然闭店。潮流百货NOVO也仅开业一年便夭折。零售企业“一年死”早已不是新鲜事儿。目前,零售业作为流通行业,“出生率”高、“死亡率”高。
北京昭邑零商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刘晖表示,零售业对现金流要求非常高,“零售企业第一年都是亏损的,好的企业第二、三年才能盈利”。报告显示,批发零售业的生存危险期为一年以内。众多零售企业都倒在了开业的第一年。刘晖指出,中国零售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六年,低于发达国家,企业的“短命”是由于行业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最终形成了一个“微利”环境,半数企业会在五年内被淘汰。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