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施楣梧:技术创新是纺织升级首要推动力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1日

 当前,纺织业的经济形势面对重大压力,例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能源和用工成本提高,环保成本增加,招工难现状持续多年等等。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打造纺织产业升级版,对行业企业而言,只能依靠技术创新。 
  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在任何时候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用技术救经济是普遍规律。国际上历次经济危机后的经济复苏,均依靠技术革命。但对于纺织行业这样的传统行业,多数技术处于成熟、不易改变的状态,技术创新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颠覆现状、产生革命性的转变。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应分别依靠“源创新”、“流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通过开源与节流方面的创新,为当前和未来提供多方面的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快速而可持续发展。 
  源创新挖掘新型市场 
  “源创新”是指运用技术为消费者创造新的需求、引导新的消费方式、创造新的市场。例如,现有技术可以将老年人的脉搏、呼吸频次等生理指标的测量技术附着在服装上,并通过手机通讯,将老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理信号通过手机实时显示给家属,可在超限时自动报警。 
  这种具有遥测功能的服装,为忙于工作的儿女们实现了一种现代化的尽孝方式,或者为心血管病人家属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远距离感知方式,开拓了新的“银发市场”。此类技术创新是解决眼前纺织行业经济低迷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全面了解纺织品的消费。一般来说,纺织品的消费可以分为理性消费和感性消费。对于个体防护服装等有功能性的纺织品,例如阻燃服装、电磁辐射防护服装等,主要是根据需要及产品功能选择产品,这就属于理性消费;但对于休闲装、女装、时装等服装,则属于感性消费,消费者根据面料质地、服装结构款式和颜色搭配等感性因素决定是否购买。显然,后者的市场更大、往往效益也更大。因此,在“源创新”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按照“感性工学”原理来设计产品,即通过分析人的感性来设计产品,依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将感性设计与纺织工程的加工工艺结合起来。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4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