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上海自贸区获批 探路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7日

昨天,商务部通报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记者从上海1位权威人士处获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预计将在今年9月底挂牌。下周,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涉及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外商投资的自由度将更大,这也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
  人民币自由兑换或先行先试
  金融业对外开放是符合国际惯例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特征。此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申报稿中明确提及希望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等金融创新。昨天,上证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证实,未来将附条件地准许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企业进行人民币自由兑换。
  根据商务部通报的最新情况,为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国务院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将在完成相关法律程序后公布。
  记者从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负责人处获悉,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目的在于寻求金融、行政管理、税收、法规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上海综合保税区相对应成立准入开放、金融创新、综合监管、条线监管4个工作组,主动参与相关部门的制度创新工作,参与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4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