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运动品牌李宁自救之路不易 以零售为向导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9日

过去的一年,李宁在经历了创始人复出、CEO换人等一系列震荡和变革之后,李宁公司的变革之路还在前进。
  此前,位于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4层的李宁门店里挤满了人,他们正在焦急地等待抽签的结果。被抽中的人将有资格购买李宁最新发售的由NBA球星韦德代言的篮球鞋——“韦德返场逐辉特别版”。
  在今年6月进行的NBA总决赛上,韦德正是穿着这款球鞋帮助迈阿密热火队连续第2年捧回了总冠军奖杯。同样的排队场景同时还出现在李宁位于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的7家门店当中。
  这次发售的“返场逐辉特别版”全国限量500双,售价1099元。虽然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旗舰产品相比,这样的价格并不算高,但对于本土品牌来说,这绝对是天价了。尽管价格不菲,但是却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北京的金源门店有80双的配额,但是领号抽签的人却接近800。
  这些人当中有韦德的铁杆粉丝,买鞋是为了收藏;也有大量在淘宝上开店的“鞋贩子”,盼着捞到几双之后能在网上倒卖出个好价钱。这种排队抽签发售的模式过去几乎是耐克等国际品牌的专利,而从耐克转投李宁旗下的韦德终于让本土品牌也扬眉吐气了一回。
  作为李宁公司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去年10月签约韦德曾经惹来外界诸多非议。许多人觉得财务状况堪忧的李宁用1000万美元的价格签约这样一位已经年过30、处于职业生涯晚期的球星风险太高。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多少有些如这些人所料,过去一个赛季,韦德由于膝伤的困扰,在球场上的表现起伏不定,不过,结果却大相径庭,韦德最后用又一座总冠军奖杯堵住了外界质疑的嘴。
  李宁变革 重新出发
  从2010年失败的品牌重塑开始,李宁公司在营销层面就迷失了自己。当时为了推行不切实际的国际化战略,李宁公司在营销上全线出击,羽毛球、篮球、跑步、女子健身都曾成为推广的重点,这种漫无目的营销策略的结果就是市场并不买账。当消费者不再选择李宁产品的时候,库存问题也随之爆发。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23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