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养蚕比去年赚钱,全靠下村干部经常带专家进村指导我们把蚕沙倒在蚕沙池里,科学处理等腐熟后,当做农家肥用。”刘三姐乡小龙村小龙屯村民韦美英如是说。
今年以来,宜州市为助推桑蚕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借力清洁乡村活动创建养蚕好环境,综合利用桑枝及蚕沙延长产业链条,加大科技养蚕培训力度,成立桑蚕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有效推进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宜州)示范基地建设。
加大蚕沙综合利用培训、宣传力度,宜州市9130人参加蚕沙无害化处理培训,发放资料15500份。投入资金扶持群众建设蚕沙集中堆放池,目前,全市16个乡镇建有蚕沙池15000个、蚕沙收集中转站30个。继续扶持3家蚕沙治理企业收集蚕沙进行集中处理,上半年收集加工蚕沙863.5吨,生产糖农功能有机肥7000多吨、有机复混肥300多吨,产值近1100万元;所生产的糖农功能有机肥已在5个乡镇进行试验示范,总面积70.71亩。
加大科技种桑养蚕培训力度,积极指导生产。今年3月中旬,第3批蚕发病较多,宜州市桑蚕循环办工作人员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并邀请国家蚕病防控专家入户了解灾情,为农户排忧解难;3月下旬,6个主要桑蚕生产乡镇遭遇冰雹灾害后,相关部门组织技术人员下村了解灾情,制定方案应对灾害,下发生产技术和蚕病防控技术资料25000多份。上半年,全市开展养蚕技术培训38期,培训农民11200人次,发放资料15300多份。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