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北京消协:标称100%蚕丝被竟没一根蚕丝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1日

 轻薄、柔软且透气性强的蚕丝被素有“人体第二皮肤”之称,也是许多消费者初夏时节的首选。然而,近日北京市消协公布的蚕丝被抽检结果却给消费者浇了一盆凉水。
  据北京市消协从商场、超市、网上商店随意购买的40种蚕丝被的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有近半数未达标,一些标称100%蚕丝被大打折扣、弄虚作假,有的甚至没有一根蚕丝。
  对此,中国丝绸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刘文全向笔者表示,这一方面显示出了蚕丝被市场标准执行不严、市场监管不力等问题,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蚕丝被上游原料供给失衡。
  有标不依打“擦边球”
  “按蚕丝被国家标准,只有蚕丝含量达50%以上的被子才有资格叫蚕丝被,可是现在市场上的蚕丝被品种繁杂,名称多样,甚至连所谓的‘九孔蚕丝被’都出来了。”5月23日,中国丝绸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刘文全接受笔者采访时感叹到,虽然国家对蚕丝被各项标准规定很详细,但由于牵涉到工商、税务等多部门管辖,目前在市场的推广和执行情况并不乐观。
  在北京物美大卖场和家乐福方庄店、沃尔玛建国门店等相关大型超市走访时,笔者看到,玲琅满目的货架上虽然未见涉事品牌的蚕丝被,但相关产品的类别多种多样,令人眼花缭乱。
  有的标称“竹炭纤维蚕丝被”,有的标称“水洗夏凉蚕丝被”,还有的宣称“空调润肤蚕丝被”,让人无从选择。而在相关产品的包装盒上,笔者看到大部分只是简单地标注了“蚕丝含量5%”或者“蚕丝含量50%”、“顶级桑蚕长丝”等字样,并没有标注详细的成分表。
  刘文全表示,这些标注都是不规范的。首先,标称蚕丝被的产品必须在蚕丝含量上严格符合要求。其次,在成分标注上,如果不是100%的纯蚕丝被,除了标注蚕丝含量之外,还必须详细标出柞蚕丝或者化纤等其他掺杂用料含量。
  刘文全介绍,新修订的GB/T24252—2009《蚕丝被》国家标准在蚕丝被的定义、包装标注规定、等级、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工艺质量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特别明确了只有以蚕丝为主要填充物的被类才可称为蚕丝被。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3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