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服装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发展,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开始将品牌发展作为企业的第一步,但发展品牌过程中究竟有没有捷径?
逛商场时各大品牌店会让人眼花缭乱,但更让人眼花缭乱的莫过于很多没听说过的品牌,尤其是拗口的洋品牌,然后标着超高的售价在商场出售,这样的品牌真的有消费者买账吗?为什么本土品牌都将洋名挂在嘴边?本土品牌叫洋名就显得高端大气了?品牌除了名字外最重要的是什么?要发展品牌企业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
企业缘何爱洋名
首先是利益上的需求,洋品牌在商场的标价偏高,普通的品牌从八百到两千甚至四五千,即使打折后利润也非常可观,近年来市场上冒出很多“洋品牌”,其价格也比国产服装要贵很多,一般都得在千元以上甚至更高。虽然洋装的价格高,但却得到了很多消费者青睐,部分受访市民表示,之所以选择洋品牌,主要是因为质量好,服装样式也比较独特。
那么,这些洋品牌真的是纯进口的外国货吗?对此,业内人士透露称,虽然商家都宣称其服装品牌是洋品牌,但洋品牌之间的差异却很大。据了解,目前在市场上的洋品牌服装,一种是正宗的国外品牌,有的直接从国外进口,有的在国内加工、销售,但工艺、面料和设计等环节,都是严格按照洋品牌自身的规范要求去做;还有一种洋品牌其实是国产货,完全是由国内服装企业一手运作,其设计生产和销售渠道完全在国内,只是牌子的注册地是在国外,目前这类产品在商场中比较多见;此外还有一种所谓的洋装根本连注册地都不在国外,属于伪造产地的假洋货。
企业无奈顺应消费需求
洋品牌的火爆不仅仅是企业追求利润所致,更多的是消费者需求,如果消费者有种“外国货都是最好的”心理,企业就顺应消费者需求,给品牌取个洋名,然后在商场或者专卖店里标出高价,这样很多企业开始将品牌名称偏向洋化,一部分企业处心积虑将品牌在国外注册,意大利、德国、英国、瑞士,哪里时尚哪里去,还有一部分企业干脆只取个洋名,设计、生产、工厂等没有一样是国外的元素,这样的产品质量是否可靠?性价比是否能满足消费者需求?都是我们更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适应外贸市场需求
广东省著名知识产权专家、律师尹学谦则认为,品牌起“洋名”,恰恰是在WTO规则之下,符合中国法律及市场一体化原则的。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