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红门服装商圈的商业模式在未来几年或将迎来巨大变革,一种着眼于区域既有优势与未来战略发展相结合的“1+1”模式正在悄然形成。
近日,位于大红门商贸核心区,备受瞩目的北京南城“新地标”——北京大红门服装商贸城(集团)五期工程福海国际大厦基本建成。新落成的福海国际大厦以地下3层,地上9层的高度傲然伫立,下沉式喷泉广场将商贸区与市民休闲生活区自然融合,一条跨街空中连廊将之与“京城皮草第一家”的福成大厦相连,这让多年来进出大红门的客商们颇感新鲜。
实际上,自这座“标新立异”的大厦开建以来,就紧紧牵动着当地服装经营者敏感的商业神经。福海国际大厦是北京大红门服装商贸城(集团)重磅打造的五期工程,从设计到定位、运作理念都将大大超越现有项目,被业界认为是引领大红门商圈升级转型的力作。
再造地区牵引力量
当前,我国服装产业正进入新一轮升级转型周期,对于服装产业集群地和服装专业市场来说,尽快从单一的商贸流通渠道功能向现代服装服务业转型是一种必然。
作为全国重要的服装集散地和服装加工产业集聚地,北京大红门服装商圈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自发形成了辐射中国北方,乃至整个东北亚的服装商圈。巨大的产业容量,尤其是地处首都核心区的地缘优势和广阔发展前景,始终吸引着全国服装经营者的目光。
在产业升级转型压力之下,大红门服装商圈也正需一股推力,助推地区原有优势和未来发展战略相结合,以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
“目前,整个大红门商圈还没有出现专门的总部基地商业体,基本还是以批零商贸活动为主营业务,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大红门商圈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它们都拥有较为强大的自主设计研发能力、渠道建设能力和实力雄厚的加工工厂,提升形象,打造名牌、大牌的愿望非常强烈。”项目商业顾问公司总经理韩东表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年前,大红门服装商贸城(集团)着手开始了五期工程的探索和酝酿。
创造性引入“1+1”模式
在大红门商圈积极蜕变的同时,全国各地服装产业集群地的转型步伐也在加快,专业市场新建项目不断涌现。其中,建设集合展示、研发、设计、营销推广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成为业界的共识之一,并普遍被概括为总部基地模式。
但是,总部基地模式在后期运营过程中,往往才会遭遇真正的难题:如何将集群资源真正发掘出来,用于入驻企业的发展?如何保证人气,助推企业实力实现从量变增到质变的跨越?不少市场的升级之路在这些问题面前停滞下来。对此,福海国际大厦的高层团队有着清醒的认识,首先在大厦的定位问题上慎之又慎,经过近两年多的四处考察,多方考证,最终引入了从总部基地模式中脱胎出来的“1+1”模式(即1旗舰店+1营销中心)。
“‘1+1’模式的运作方式更加适合目前大红门商圈的特点和商户需求。”北京大红门服装商贸城(集团)总经理陈芳对记者介绍道。“1+1”模式中,营销中心与销售门店不分离,大厦将低楼层用作品牌企业的旗舰店,高楼层设立相应的营销中心,涵盖办公、商品展示、交易、商务洽谈等多种功能。这样的做法显然充分考虑了转型中的自主品牌的实际需求,也更加接地气儿。
在这个模式中,大厦的零售功能也被提到了绝对高度。“批零一站式”已在大红门商圈提倡多年,而福海国际大厦则将目光瞄准了可以媲美一线大型综合购物中心的水准,内部环境极其考究,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而为了营造更为浓厚的零售氛围,福海国际大厦配套修建了与市民生活休闲区相融合的下沉式广场,而一条与福成大厦相连接的跨街空中走廊,又将福海国际大厦与身旁大片的市场群相连接,将人流、物流一线贯通,无缝对接,以共同烘托起更高的人气。
“我们不能放弃大红门商圈三十年形成的商贸优势,但也要搭好梯子,建好平台,帮助一批优质商家步入更高的发展阶段,靠设计、营销说话,做响品牌。”陈芳同时强调,福海国际大厦的运营模式势必是未来大红门商圈专业市场转型的方向。
首都资源催生独特优势
目前,很多专业市场都面临着与市政规划格格不入的尴尬局面。
“其实,很多专业市场之所以大举新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动迁,他们或将迁出城市中心地段,或是地域容量不足,必须寻找新地域,而大红门商圈却毫无这方面的顾虑。”韩东表示。
在北京市的十二五规划中,丰台区已将“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大区”作为未来的战略目标,提出加快推动产业调整升级,构建“一带两区多组团”的文创产业新空间格局的战略目标,而其中的一区便是指“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中,作为北京时尚之都核心区的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将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区域环境优美、服务管理规范、品牌形象良好,集聚着高端人才、资本、技术、信息和服务的景观环境示范区,时尚设计展示区,服饰文化演绎区,流行趋势发布区和知名品牌孵化区。
政策上的扶持无疑是一剂定心良药。未来,大红门商圈的生存空间非但不会被挤压,反而会加快跟上国际大都市发展的步伐,积极向时尚新地标的角色蜕变。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和优势,此次福海国际大厦将招商的眼光放宽到全国乃至国际。
首先,走品牌化道路是大红门优质商家的诉求所在,福海国际大厦的诞生正顺应了这批商家的需要;其次,福海国际大厦将成为全国服装企业进入大华北市场的“桥头堡”,影响力可辐射全国,乃至周边国家;再次,福海国际大厦抢先占据了首都服装时尚商业体的制高点,为欧洲品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自主品牌、设计师品牌等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绝佳路径。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