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广西茧丝价格持续波动 缫丝企业或亏损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9日

广西茧丝市场调查
  茧丝价格持续波动  缫丝企业面临亏损
  今年上半年,我国的茧丝价格一路疯涨,鲜茧收购价高达每公斤47元,丝价也顺势涨到了一吨39万元,创下了近几年来的最高价,整个丝绸产业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眼下正是秋茧上市的季节,茧丝价格的波动对产业链下端的丝绸企业是否带来了影响呢?记者就这一问题深入我国桑蚕主产地广西进行了调查。
  广西宜州是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我们到达宜州时,第一批秋茧还没有上市,茧站收购人员告诉我们,今年上半年蚕茧的价格很反常。往年都是上半年价格下跌,下半年上涨,而今年的行情是倒置的。上半年茧价飙涨到47元/公斤,而下半年秋茧下降到39元/公斤。丝价也从39万/吨下降到37.5万/吨,并且还有下滑的趋势。这也意味着,缫丝厂生产越多,赔得也就越多。
  广西宜州市宏基茧丝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友江表示:拿茧回来还没生产的成本已经是一样的了。所以,生产完以后,一吨丝的加工费用除开副产品回收的以外,还差可能两三万块钱才能打平。
  韦经理给我们算了一笔账,2.5吨鲜茧产一吨干茧,3.5吨干茧得一吨生丝。按照现在一公斤鲜茧的收购价格是42元,生产一吨丝需要36万元的原料。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蚕茧价格疯涨呢?韦经理告诉我们,一方面养蚕成本上涨农民难以承受,今年减少了养蚕,全国预计减产10%到20%。另一方面,丝厂却在迅猛发展。
  广西宜州市宏基茧丝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友江告诉记者:现在广西的丝厂,单单就是宜州就和江浙一个省的生产规模基本上一样,一个宜州就是200个组自动巢生产线。这样的企业太多了以后就形成了恶性竞争。,
  农民待价而沽  丝绸原料价格上涨
  丝厂迅猛增长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民待价而沽,原料价格一路上涨。
  广西宜州市宏基茧丝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友江说:你给他21块,那好,我今天收不到茧,我给21块5,明天你又收不到了,你给22块,这样子把原料成本不断的抬价起来。
  记者:你们现在怎么办?现在是撑着吗?
  韦友江回答说:对,现在已经赔本两三个月了。
  国际丝绸市场需求减少  部分企业转做深加工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我国丝绸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今年蚕茧收购价格处于高位,但全球经济疲软,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很多企业的生丝卖不出去,为了减少对国际市场依赖,不少企业开始发展深加工。
  广西横县桂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卢受坤告诉记者:我们把它变成织棉,鲜茧变成织棉,万一受国际市场冲击,蚕茧价格偏低的时候,我们可以拿鲜茧直接变成丝绵,来稳定蚕茧的收购价格。
  优质蚕丝被难敌假货  价格受冲击销售不畅
  蚕茧价格波动,迫使缫丝企业产业“升级”,从单纯的缫丝向产业链中下游延伸。蚕丝被生产和丝绸成品加工纷纷上马。缫丝厂的这种升级能否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呢?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0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